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施崇伟专栏|烟火人间,一顿饭的温暖

作者:施崇伟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0 10:47:55

乡下老家,一个小小的村落,零星地住着七八户人家。那是一座百年老屋,破壁残墙,历经风雨却依然坚立。房门前矗立着一棵老树,树前修竹潇潇,应和着溪流悠悠,仿佛岁月的低语。

一湾子的孩童,正值顽皮的年龄,或在山坡割草,或在小河摸鱼,沉浸在山间河畔的欢乐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每到一日三餐时,“吃——饭——了!”那尾音拖得长长的喊声,从门前老树下发出,越过竹林,划过江面,或爬上山坡,钻进树林。那是母亲的呼唤,那是回家的号角,那是温暖在回响。

听到这呼唤,浪里白条翻身上岸,割草的牛娃一路狂奔。一家人聚在餐桌前,享受家的温馨时刻。

一日三餐,本是寻常,却是滋味满满。从小到大,母亲的一声声长唤“吃饭了”,饱含着多少慈爱与辛勤。为人父母时,与儿女同桌吃饭,不停地给孩子添饭、夹菜,传递着浓浓的亲情。人之老矣,命之将去,判断生命的活力,往往问:“尚能饭否?”

吃饭,就是生活的本来。一日三餐,有人陪伴,这简单的幸福,弥足珍贵。饭菜里的酸甜苦辣,亲人间的家长里短,人间烟火是乡愁,悲喜忧欢皆生活。

刚刚过完年,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团年饭,还暖在心间。

团年饭,是远方游子心中最深切的呼唤。记得30年前,我在重庆城里打工。早就给母亲写信说好,要回家过年。哪知道,公司要上班到腊月三十。从重庆回江津老家,不过百十里路程。但20世纪90年代的交通,远不如现在这么方便,何况还有一条长江横在途中,必须赶上收渡船前赶到江岸,不然,就过不了江,回不了家。

下班时,已是黄昏时刻。背上行囊,赶到陈家坪车站。搭上班车,一路翻山越岭,心里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真担心赶不上渡船,回不了家,吃不上团年饭。

幸好,到江津中渡街时,赶上了最后一趟车渡。在江津转车,也搭上了最后一趟从家门前过的班车。到村头车站,下车时,夜色寒风凛冽,虽是饥肠辘辘,却浑不觉饿,也不觉累。家的方向,就是心的方向;家的呼唤,就是团圆的呼唤。这一刻,都化作了归心似箭。当家门被推开,那一声“我回来了”,围坐在团饭桌前的一家人,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弟弟和妹妹,全都站起来了。

其实那时的团年饭并不见得有多少佳肴,但那一餐的味道,却永远让我回味。那一道道熟悉的菜肴,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每一口,都让人想起家的温暖;每一味,都让人回味无穷。饭桌上,大家畅谈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那些平日里不曾说出口的话,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温馨的交流。这份记忆,伴随我走过一年四季,像心中永远的太阳,温暖我的人生。

前几天朋友聚会,聊到了一日三餐的话题。有个老朋友感慨道:“我和老婆难得在一起吃上一顿饭。”朋友是医生,刚刚从院长岗位上退休,喜欢上了在家煮饭的安宁日子。他的爱人是当地知名教师,本到了退休年龄,却因热爱工作而被留用。学校提供一日三餐,妻子早出晚归,在家的丈夫练出了一手好厨艺,常常做出一桌饭菜,却只得一人吃。难怪他长叹道:“用心做出的饭菜,没人陪,再香也觉不美味。”

另一个年轻朋友淡然地说:“我们两口子,一张桌子吃饭,也是各玩各。”原来,他们都另有“新欢”——一个在手机上边吃饭边打游戏,一个在平板电脑上追剧。他哈哈说完,餐桌顿时沉默。我低头暗想: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闻得饭菜香,这种日子只怕也会渐渐索然无味吧。

想起张小娴的一句话:“找一个爱的人,就是找那个余生会陪你吃饭的人。”那个人,是我母亲,是我女儿,是我老伴,是我最温暖的爱!


编辑:王诗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