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看重庆|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站前工程完成70%
作者:唐奕
文章来源:新华社发布时间:2025-02-21 07:12:242月20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建设项目全面复工,该项目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是成渝中线高铁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玄天湖双线大桥工程量已完成80%,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全线站前工程已完成70%,预计2027年底成渝中线高铁将具备通车条件。
“为保护湖区生态,我们的桩基施工采用‘静压植桩’工艺,避免震动扰动水体。”中铁五局成渝中线重庆段站前3标现场技术主管谭伟一边紧盯液压控制系统一边介绍说,此外,施工方还使用无人机对桥面进行激光扫描,数据同步传输至BIM模型,实现施工全流程数字化闭环,在最大程度减小对玄天湖水库生态影响的前提下,确保大桥建设进度有序推进。目前,玄天湖双线大桥工程量已完成80%,全桥连续梁还剩30米,预计将于2025年3月底实现全桥合龙。
在中梁山隧道施工现场,中铁十二局成渝中线重庆段站前1标分部经理祝俊甲手持探照灯,紧盯掌子面岩壁,他们正以毫米级精度推进管幕施工。“下穿铁路兴隆场编组站,拱顶距地表仅8米,就像在豆腐块里打洞!”祝俊甲比划着现场情况,“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既有线路沉降”,为攻克这一难关,建设团队创新采用“长大管幕法”,将105米长、直径610毫米的钢管密排成环,形成刚性支撑,同时辅以地表注浆加固,硬生生在繁忙的铁路编组站下方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据了解,目前,隧道已完成49%,预计年底将全线贯通。
15公里外的云雾山隧道进口,施工车辆排成长龙。全长5597米的隧道穿越岩溶区与采空区,最大坡度达-15‰。中铁四局成渝中线重庆段站前2标项目总工程师马义戴着安全帽,在洞口调度智能衬砌台车:“传统工艺需要3年完成的工程,依托智能工装仅用30个月就能完成主体开挖,效率提升16%。”隧道内,第五代智能监控小车正扫描洞壁,高清摄像头与AI系统联动,实时识别施工隐患并报警,安全管控实现“秒级响应”。
此外,在云雾山隧道洞口,“1+7”智能管控云平台正全天候运转。视频监控、有害气体监测、人员定位等数据实时汇聚,AI算法自动识别工人违规行为并发出警示。“过去靠人盯,现在靠数据跑。”中铁四局成渝中线重庆段站前2标安全总监李延超指着大屏幕上的动态热力图说。
在大足区智能钢构件加工中心内,机械臂挥舞,火花四溅。中铁十四局成渝中线重庆段站前4标车间主任苏健指着流水线介绍:“从BIM模型驱动生产到无人化焊接,钢材利用率提升0.7%,年节省人工成本180万元。”隔壁的小型预制构件厂内,自动化生产线“吐”出整齐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混凝土损耗降低5%,质量合格率超95%。“过去百人干的活,现在30人就能完成。”中铁五局站前3标小型预制构件厂厂长龚建明语气中满是自豪。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渝中线高铁这一条“钢铁动脉”正加速延伸。据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大足指挥部指挥长黄成华介绍,目前,成渝中线重庆段全线站前工程已完成70%,各施工单位提前进入冲刺阶段。
成渝中线建成通车后将推动成渝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