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唐安永专栏|悠悠石磨情

作者:唐安永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3 07:39:25

前段时间携妻带子回了一趟老家,看到了低矮破旧的老屋,岁月斑驳的墙壁上显现出一道道裂痕,房前屋后长满了不知名的杂草,布满小径。环顾老屋,它的西墙角处静静地躺着一盘石磨。凝望石磨,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童年时,农村家庭的主食几乎都是玉米,石磨成为研磨玉米的刚需工具。但当时,多数农家很难置办得起石磨。要磨玉米,就不得不去村里的磨坊,偌大的磨坊常常人满为患。母亲便和父亲商量,决定卖掉年猪,置办一盘石磨。于是,我家就成了院子里第一户拥有石磨的人家。

平时,石磨只为我家磨米磨面,但每年腊八节一过,我家石磨就没闲过。特别是过了小年,淳朴的乡亲们怀揣对年的期盼,小心地把储藏在罐子里的黄豆倒出,挑选出上好的豆子,倒进木盆用温水浸泡,然后就会提着泡好的黄豆到我家来磨豆腐。

天刚放亮,就有邻居提着豆子来到我家,热心的母亲早早洗好石磨,拿出一把专用的长勺子,开始帮助邻居“添料”(把食物添加到石磨的小孔里)。母亲看到邻居额头渗出汗水,便热心地与邻居换手。有时,我也上前帮忙。石磨不停地转动,它用看似不规则的斜状的牙齿把一桶又一桶的豆子咬碎,黄澄澄的豆液从磨盘缝隙处缓缓流下,流进母亲早已准备好的大木盆。石磨“嘎吱嘎吱”的声音沉稳笃实,宛若一首悦耳动听的歌谣,合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挤出狭小的屋子,响彻农家小院,挽着寒风的臂膀,飘向遥远的天际。

母亲为了减轻邻居来回的负担,凡来我家磨豆腐,她都要帮助“滤浆”,滤好浆后,还吩咐我们烧浆。忙前忙后的母亲,俨然一位战场上的指挥官,望着邻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身影,母亲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上中学前,我一般不干推磨的活,但必须为推磨服务,就是“添料”。上中学后,我就担负起我家推磨的活儿,时至今日我和母亲推磨的情景历历在目。

母亲推磨时,把我叫到石磨旁的小凳子上坐着,只见母亲手握丁字形摇臂,前俯后仰,一圈又一圈地推动磨盘。她推磨的身影透过昏暗油灯,映在斑驳的墙壁上,就像皮影戏里的角色般活灵活现,又如此沉稳熟练。

初次给石磨添料,我想尽快结束活儿,大把大把地将玉米添加到石磨的下料孔。母亲随即停下,训斥道:“石磨好似人吃东西一样,吃多了会噎着。其实添料与你读书是一个道理,必须用心去细细品读,才能悟出韵味,切忌囫囵吞枣,不然到头来一无所获。”

后来,我从母亲手中接过了推磨的活儿。刚开始推,力度很难把控,不能一气呵成,每当把手转到转弯处总是要停下来,一旁的母亲笑着说:“推磨是一项细致的活儿,过程中很有讲究,必须用力均匀,也不能急于求成。”在母亲的教学下,我渐渐摸索出匀速推磨的技巧,成了名副其实的推磨能手。

岁月更迭,科技日新月异,随着电动研磨机、破壁机进入寻常百姓家,我家日日相依的石磨,渐渐地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而那盘石磨留给我的感悟,却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财富,催我奋进。

编辑:别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