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英专栏|火塘边的对话
作者:何桂英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4 10:10:452024年3月,在渝北区的一片深山里,冉伦正坐在火塘边,火光映照着他满是泥土却充满坚毅的脸庞。他手中拿着一把火钳,轻轻地拨动着火塘里的柴火,火星四溅,犹如他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梦想之火。
“冉伦哥,你这次挖石菖蒲可真是收获不小啊!”同行的村民小谢笑着说道。
冉伦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是啊,这里的石菖蒲品质上乘,非常适合种植。我打算把石菖蒲拉回老家石柱,用在龙沙镇和老林村山顶上流转的300多亩土地,专门栽种这种珍贵的草药。”
有人瞪大了眼睛:“山顶?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打算只在山下栽种十几亩试试。”
“确实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山上环境十分干净,种出来的品质好,也就多费点油费。”冉伦坚定地说。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的提升,石菖蒲这种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等功效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冉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决定利用自己家乡的土地资源,种植石菖蒲。想到国家出台了很多利农政策,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他坚信自己会成功。
在爱人的电话里,我听说过冉伦的种植工作进展。今年春节期间,我跟爱人回石柱石岭村,在屋顶上挂满了腊肉香肠,地上燃烧着柴火的火塘边,跟冉伦有了一次面对面的机会。
冉伦说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石菖蒲栽种情况,他特意申请了一个抖音账号,通过发布短视频展示石菖蒲的生长过程、功效以及种植技巧等内容,吸引了5000多人关注。如今,该账号已成为他宣传石菖蒲的重要平台。他准备今年下半年卖苗子、明年卖根茎,他相信这会为他带来不少商机。
有人提醒他,传统的除草工作繁琐且耗时,手工切片、手工打包封装效率低下,这些都是他发展路上的阻碍。
冉伦认为这十分有道理。于是,他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找到石柱县政府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县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伸出援手,他们为冉伦和另外几户种植石菖蒲的村民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购买除草设备、切片机、打包机和封装机等现代化设备。这些设备的购入,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政府是真心支持我们这些种植户的发展,甚至还让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可以直接与分管乡村振兴的领导联系!”冉伦感激地说。
坐在火塘边,冉伦和我还聊起了未来的规划。他打算再带动几家人根据市场行情扩大种植规模,连片发展;向山上养猪养羊的农户、山下种草莓的人家学习,让顾客上门体验劳动的乐趣并购买。同时,他还想在未来开发石菖蒲的深加工产品,如石菖蒲茶、石菖蒲精油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冉伦哥,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我后面争取扩大种植规模!”小谢激动地说。
冉伦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只要我们相信土地,科学种植,就一定能够让自己在农村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同时,还能挣到钱。”
火塘边的对话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但冉伦的梦想仍在继续。他知道,这条路并不平坦,但他相信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困难时有政府工作人员帮忙出谋划策,就一定能够走到成功的彼岸。他还开车带我去参观了他的种植基地。那里,大片大片的石菖蒲在冷风中顽强地生长着,叶片排列有序,如同书写在大地上的优美诗句,诉说着坚持与希望。
编辑:许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