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杏花树上听春风
作者:徐龙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4 10:12:14“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我总觉得,杏花才是春天递来的第一封请柬。每年春风拂过,那些褐色的老枝便悄悄鼓胀起来,仿若怀揣着满腹心事。清晨推窗,忽见枝头点染着胭脂色的云霞——呀,杏花开了!
我与妻子吃过早饭,便出小区去看杏花。踏入杏林,宛如闯入一片粉白的云霞。枝桠横斜,杏花或簇拥成团,或傲然独绽,花瓣如绫罗般轻盈,白里透红,恰似少女羞涩时泛起的红晕。有的花朵全然舒展,大方地展示着娇美容颜;有的半遮半掩,藏于嫩叶之后,犹抱琵琶,仿若正与春风低语着春的秘密。相较于桃花的灼灼其华,杏花开得更似邻家小妹,温婉动人。蜜蜂们最是识货,围着花心那圈金丝绒般的雄蕊打转,翅膀扇动得嗡嗡作响,反倒衬得树下愈发清幽宁静。微风拂过,整棵树簌簌而笑,花瓣雨飘落肩头,沾染着早春特有的清甜气息。
提及春日,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争奇斗艳的花事。千百年前,河畔、原野,花朵绽放之际,古人便已将春情与花事相融,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浪漫对话。想当年,陆游漫步西湖,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千古名句,他凭借听觉描绘春雨,以动衬静,将春雨的柔绵与静谧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绵绵春雨恰似愁人的思绪,萦绕心头。还有志得意满的王维,吟出“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田园间的杏花,承载着他的归隐之心,于质朴之中尽显悠然,春风轻拂,杏花飘香,他的诗韵也染上了这春日的清新气息。
杏花与名人的轶事,更是为其增添了一抹别样风姿。传闻孔子讲学授徒于杏坛之上,彼时杏花缤纷。弟子们围坐其间,诵读经典,春风携着杏花的芬芳,熏陶着求知若渴的心灵,知识与花香相融,开启了智慧的源流。自此,杏坛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杏花也被赋予了文化传承的厚重意蕴。
妻子拾起刚落的花瓣,对着日光,能瞧见细密的纹路。这些宛如春天邮戳的花瓣,在泥土里写下待解的密码。待青杏挂满枝头,树下又会聚集馋嘴的孩童,哪怕酸得挤眉弄眼,也不肯停嘴。这时,老杏树便抖动着叶子欢笑,年轮里又藏进一圈新的故事。这风中的杏花,不正是春风的具象化呈现?它带着春的蓬勃朝气、暖的柔情蜜意,奔赴人间,唤醒沉睡的大地,晕染山河的色彩。
一花一境界,在素净流年里保持随性的芬芳,亦是一种智慧。于杏花树上听春风,听到的是自然的乐章、诗意的流淌、历史的回声。
忽然想起《岁时百问》里所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这清清白白的杏花,可不就是春天最初的模样?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许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