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专栏|记忆深处的那盏煤油灯
作者:陈丽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4 14:39:41“猜猜我在旧货市场淘到了什么?”前不久,一进门,鞋都顾不上换的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里的那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玩意儿送到母亲跟前显摆着,“您给猜猜看!是我小时候每天晚上都要用到的东西。”
“不会是煤油灯吧,你买这么个东西干什么?又用不上。”母亲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我。
“这个不一样!”我说。
是的,这个的确和我小时候使用的煤油灯不一样。在我小时候,煤油灯大多是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个空墨水瓶,一块薄铁皮,少许棉花,就是制作一盏煤油灯的主要材料。记得最难找的是薄铁皮,我们通常会利用赶集的机会,在镇子的街道上到处搜罗,若能够捡到一个铁罐子,就如同捡到了宝贝一样兴奋。
制作煤油灯的过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成就感。钻孔、卷灯芯、固定灯芯、制作灯罩,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细心。当夜幕降临,点亮这盏亲手制作的煤油灯,看着它发出微弱而温暖的光芒,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和骄傲。
煤油灯的光芒虽然微弱,但它照亮了我童年的每一个夜晚。记得小时候,祖母总是喜欢把煤油灯放在炕沿儿上,一边捋着麻线,一边给我讲故事,祖母的声音在温暖的小屋里飘荡,婉转悠长。
煤油灯也见证了我们的家庭时光。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旁。母亲会在微弱的灯光下,用灵巧的双手为我们缝制衣物,一针一线都缝进了她深深的关爱与期望。而父亲,则会在灯下翻阅着那些泛黄的书籍,为我们讲述着书中的故事,激发着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我也曾在那盏煤油灯下度过了无数个苦读的夜晚。而由于煤油灯的光线并不均匀,我们兄妹几个不得时不时地调整一下灯的位置,以确保光线能够正好照在作业本上。有时,一阵微风吹过,火苗便摇晃起来,我们就得赶紧用手护住灯罩,生怕火苗被吹灭。等风过去了,我们才继续埋头写作业。那份专注与执着,现在想起来仍倍感自豪。正是这样的环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激发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那时,写完作业后,我们还有属于孩子的乐趣。我们围成一圈,玩着手影游戏,在煤油灯的光影交错中,一双双小手变幻出各种形态,兔子、老鹰、小狗……每一个影子都承载着我们的想象与欢笑。有时,我们也会借着这微弱的灯光,翻阅着那些泛黄的小人书,虽然画面简单,文字也不多,但每一个故事都能激发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煤油灯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在我心中,煤油灯永远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不仅仅是一盏灯,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时代的缩影。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