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贯彻“三字方针”推动基层智治走深走实
作者:沈邹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7 12:41:55当前,群众需求更新迭代、治理形势日趋复杂,只靠传统治理手段已无法满足时代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是新时代赋予全体党员干部的新任务。
一个“民”字挂心头,以“春风化雨润民心”为引领,一盘棋统筹推进。构建基层智治体系,出发点、落脚处和评判者都应是人民群众。要把人民群众需求当作基层智治体系建设的核心导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从群众的日常生活细节中找寻治理切点,从百姓的急难愁盼中把握服务方向,确保各项政策和服务贴近民意。要牢固树立数字化思维,强化运用数字化技术,依托数字化手段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开展便民服务、矛盾调解、安全防范等工作,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清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个“通”字抓落实,以“信息共享通百户”为主体,一张网联动覆盖。基层智治的本质是基层治理智慧化,通过推动工作流程再造、业务重塑、响应速度跃升,实现治理变革。要围绕“885”机制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以数据流整合提升决策流、执行流、业务流,促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便民事项“一机办理”和利益诉求“一键直达”。要坚持系统观念,搞好统筹推进和衔接配套,建立健全基层智治评价体系,加快促进基层智治与各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各部门间的高效联动,实现基层治理资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攥指成拳。
一个“保”字贯始终,以“人才制度筑坚盾”为保障,一条龙服务护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夯实基层智治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为关键。要着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用好挂职、跟班、交流、轮岗等手段,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升基层干部的数字思维和业务水平,锻造一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基层人才队伍。要做好专业人才的“贴心人”和“勤务员”,树立关爱和激励并重的观念,积极促进资源、服务和力量向基层倾斜,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保障落实留人,让专业人才专心抓落实、办实事、促发展,推动基层智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区经济信息委)
编辑: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