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专栏|风在江湾打转
作者:张春燕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7 12:46:31蓝的天,绿的水,弯曲的江面,流畅的岸线,数个褐色的江心小岛点缀其间,还有近旁生机勃发的树木和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在这缤纷色彩有机镶嵌的美丽江湾,游人的眼睛再也不愿移转。
这是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的三月天,轻盈又俏皮的春风,吹着动听的小曲,在江湾上空盘旋,在江湾水域里打转。
这股春风,一吹就是上千年。
最古老的那缕风,来自约2500年前,也就是至圣先师孔子生活的时代。拥有美丽江湾的武陵,是巴国的都城,连接长江黄金水道,扼控巴楚重要通衢,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繁盛的对外贸易。“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在《诗经》的《汉广》一诗中被反复吟咏的诗句,让人们遥想起2500年前那水波浩渺的江面,那弯曲如人心思的江湾,以及向往水一般清澈美好爱恋的男女。
江湾上的风,又转了2000年,从公元266年的西晋武陵郡驻地,到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的武宁县,再到明洪武四年(1371年)的武陵巡检司,以及清乾隆时期的武陵汛防水塘,然后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武陵镇……
江水依旧东流,江湾依旧美丽。
朝代更迭,世事变幻。这片土地上,有许多神奇的宝物,向世人呈现:在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陵遗址群中,有万州境内最早建的“巴子故城”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巴人最大古墓葬;有3处汉代遗址、多达3万余块的汉砖,还有“国宝级”文物武陵汉阙,被建筑界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有唐代大型酿酒作坊、制砚作坊和寺院;有宋代大型合院式建筑和小型多(单)间式建筑,从这些房屋遗址中还发掘出唐宋时期精美茶具100余件,分别为江西景德镇湖田窑、重庆涂山窑、四川彭州窑、四川青羊宫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出产的精品。这些历史遗存和遗物,展现了绵延不绝的人类活动历史,被誉为三峡地区巴文化的“百宝箱”、汉文化的“聚宝盆”、唐宋文化的“精品屋”。
再后来,经过多次调整合并后的武陵镇,区域面积更广,自然景观更美,人文气象更浓。2016年10月,武陵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并先后通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乡镇的评选验收。
吹在江湾上的风越来越柔和,越来越温煦。
一场板凳龙表演,奏出了武陵2025年春之序曲。这种将普通板凳扎上龙头、龙身、龙尾等彩花,多人参与、欢快灵动、节奏鲜明的舞蹈,是民间表达喜庆、祈福、消灾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
武陵板凳龙起源于北宋,距今已有近1000年历史。每一个动作,每一段音乐,都烙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还有他们朴素、抽象又充满激情的表达方式。2014年1月,武陵板凳龙被列为重庆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风,从远古吹来,吹到古韵犹存、新姿昂然的现代;从美丽江湾,吹到武陵更高更远处。风走过的所有地方,都有让它惊艳、赞叹的容颜:有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唐荔园,有长江之滨形如大罐、卵石遍铺、古树参天、传说系大禹命名的木枥山,有大禹因治水疲劳至极在此安睡的著名水码头禹安沱,还有临水凭风、触云摩天、涵纳了武陵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移民文化、诗词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仿古地标性建筑武陵阁,以及体验感与观赏性俱佳、峡谷漂流与玻璃漂流并行的鲁班溪漂流,还有众多好看耐品的风景。
风,走过江湾,掠过群山,走到武陵的大街小巷、居民聚集点,所经之处,都带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与甘甜。仔细寻味,人们不难从让自己神魂飘荡的气味中,找到外酥里软、鲜香诱人、享誉美食界的武陵浑水粑的味道,还有土扣碗、花椒鱼等众多美食的香味,以及荔枝、龙眼、蜜柚等水果那甜香宜人的味道。
风,是一个个隐形的天使,用它们神奇的手,在江湾,在武陵,在天地之间,抖出“库心江湾·汉韵武陵”的巨幅画卷。这画卷,滚动漫卷,灼灼入眼。
编辑:陈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