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黄裕涛专栏|最抚人心乡下年

作者:黄裕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7 15:18:04

记得小学毕业后,我就随父迁居城区,至今已整整36年没有在乡下过年了。

恰巧,今年除夕又恢复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且刚好与岳母生日重合。于是与妻子商定,今年回乡下过年。

腊月廿九一大早,我驾车载着一家人,从重庆南岸出发。经国道到省道,又从乡道到村道,两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荣昌区双河街道七里埂村。“吔,这公路啥时候修好的呢!”我惊喜道。妻子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这两三公里路开得真舒坦、敞亮,再也不会上下颠簸、大起大落了,而且宽度刚好可以会车,我真是发自内心地点赞!最后直接就把车开到了岳母家的坝子里。

一下车,刚要向岳父岳母问好,大花狗就蹿到我面前,仰头摇尾还“嗯嗯”地叫唤着,用身子直蹭我脚脖子,好像久别重逢的故人一样,亲热得不要不要的。小花猫在门框边望了我这几眼,“喵喵”地叫了几声,算是打过招呼了。

一大家子嘘寒问暖,我们把早早准备的红包、牛奶、水果等一一奉上。岳父刚满八十,岳母七十八。二老膝下有三女,个个能干孝顺、勤俭持家,分别从广东、重庆等地赶回来了。一大家子眉开眼笑、其乐融融,亲情在这一瞬间如此温馨、令人润心。

今天掌勺的是大姐、二姐,还有妻子。我在院坝晒着太阳,与岳父攀谈起来,问起了公路的事。岳父说,这条路啊确实盼了十多年了,2012年每家出了一千元钱,平整出了两三公里土坯路,还填了很多碎石子。土坯路当然比原来的田埂小路好得多,但现在家家户户都买了小轿车,做生意的还买了小货车,土坯路就吃不消了。一旦下雨,很多地方就要积水,公路就包包坑坑、水洼水洼的;天晴久了吧,一旦有车开过,就尘土飞扬,石子磕着轮胎,打着底盘当当响。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搬进城住了,回来的时间少了,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集资修路了。大家正翘首企盼着呢,今年区里面拨款了,听说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将“村村通”升级为“户户通”。这不,一个多月前就修好了。

“哇,这么快!”

“嗨,机械化作业,快得很,地基平整了,再铺上混凝土,几天就修好了。”

言谈间,婿伯一家人也陆陆续续携礼来贺。听我们说起公路的事,无不拍手称赞。尤其是患有眼疾和腿疾的大堂哥,去年因公路坑深踩虚了,结果掉进了水田,天寒地冻,差点没爬起来。这下可好了,开车的放心地开,走路的稳当地走。

大家一边拉家常,一边吃水果、嗑瓜子、剥糖果,相互了解过去一年的收成。二堂哥是做饲料生意的,听说在城里买了第二套住房,他的目标是在城里给每个娃都买一套房。大姐夫回家后,整修了猪圈、鸡圈和农具室,加装了华丽的彩钢顶棚。二姐夫已支持儿子在重庆中心城区买了新房,正筹备彩礼钱,忙着迎娶儿媳妇过门呢……

暖阳洒在乡村的田野上,也洒在每个人的心上。我到厨房看了看,用的是天然气、自来水,厨房宽敞明亮,三姊妹忙得不可开交,我这个“外行”完全插不上手。只好退身出去,到房前屋后溜达了一圈,边走边看边想,心中感慨如潮水般涌来。

岳父岳母住的是独门独栋楼房,上下两层。底层正房三间、辅房三间,正大门贴着大红对联“平安如意年年好,人顺家和事事兴”。屋后有一棵高大的柚子树,淡黄的柚子挂满了树枝,可现采现吃。左边环绕着一片茂密的麻竹林,还有六棵古老的细叶桉,扶芳藤沿着粗壮的树干一圈圈往上爬,为乡村的农舍平添了几分雅趣,也为养殖的一大群鸡、鸭、鹅牲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之所。右边是几块菜地,青菜、蒜苗、豌豆尖样样齐全,绿油油的,露珠还没完全晒干,像小星星一样眨着眼睛。屋前是宽敞的坝子,两侧栽有黄桷兰、桃树、李树,还有一棚芭蕉。黄桷兰叶片十分茁壮,花苞已开始生长了。桃树、李树的枝条散开着,看似干枯了一样,上前细细一瞧,嫩绿的芽苞胀鼓鼓的。看来,涌动的春天在这里亟待释放,只待一声春雷,必然春赴大地、花满枝头。

我站在房前的坝子边,这里的视野十分开阔。近处的水田养着鱼虾,是隔壁的邻居的致富路,听说一年有上万元的收入。稍远处,一层一层的水田次第荡漾开去,一群白鹤翩翩飞过,散落在田间,有的低头觅食,有的四处张望。更远处,除了乡村房舍、院落,那便是风景秀丽、远近闻名的古佛山风景区了。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路如银带,修竹茂林,山水秀丽,浅丘起伏,远山如黛,好一幅美丽的乡村水墨画!这还是二十年前与妻子谈恋爱时的那个地方吗?记得那时她家住的是土墙房,第一次去她家时正下着雨,我们踩着田埂,弄得满脚泥泞,到家后还发现墙体上有拳头宽的裂缝,简直太没有安全感、幸福感了……

“吃饭啰,吃饭啰!”大姐夫的吆喝打断了我的浮想联翩。

就着院坝,摆了两桌。都是至亲的人,聚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大家举起杯,一杯敬岳母,祝她老人家寿比南山、身体健康;二杯致新春,祝大家蛇年大吉、巳巳如意;三杯敬众亲,祝老人福如东海、孩子健康成长、年轻人事业进步。之后是互敬,或酒或茶或饮料。我知道,这顿看似平常的年饭,看似简单的习俗,背后却有无须言明的深意。这顿饭就像一张纽带,连着族人的血脉,连着过去、当下和未来,连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对亲情的无限挂念。亲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并不是为了吃这一二十道菜,而是为了聚餐吃饭的一大家人。

这两桌,八十岁左右的老人有四位,身体毛病不敢说一点没有,但总体还是健康的,老人身体健康是家庭最大的幸福,这个道理是我从父亲离世后才深有感触的。他们谈论的多是健康问题、子女事业问题、村民生活问题……虽然内容很多,但有一句是不断重复而且大家公认的:“这个时代,是我们所经历的最好时代!”

亲人中,五十岁上下的有六七位,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坚持,还要奋斗,黑白相间的头发既留下了难以拭去的岁月痕迹,也显露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和从容,对人情世故的游刃有余。

剩下的全是年轻的小字辈了。有人民教师,有医务人员,有国企管理人员,有技术工作者,有商人,当然也有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代表了这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侃侃而谈,谈心中的疑问,谈经济走势,谈就业问题,谈校园趣事……大家没有任何禁忌和隔阂,不需要防备和伪装,有的只是最美好的祝福。

最隆重的年饭吃完了,喝茶的喝茶、打牌的打牌、晒太阳的晒太阳。我则陪母亲和岳母到新修的公路上散步去了。我们沿着蜿蜒的公路在纵横交错的田野间逡回,沿途看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派浓浓的节日氛围,乡里乡亲春风满面,热情地打着招呼。岳母如数家珍,哪家的儿子当了老板,哪家通过养鱼养虾发家致富,哪家修起了新房洋房,哪家鸡鸭最多,哪家猪儿崽崽最多……

远处的鞭炮声时不时地传来,散落的炊烟还在田野轻轻飘荡……今天目之所及,皆有童年的影子,潜伏在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慢慢地浮上来,田埂、蛙鸣、麻雀、布谷鸟,爬树、游泳、捉迷藏,就像电影一样回放。我知道,不多久,这里的土地将铺满金色的油菜花,水田里将换上绿油油的秧苗,大地将展露妖娆多姿的另一面。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缷下了城市生活所有块垒,身心终于完全放松下来。

就这样慢慢走着、聊着,在清新、自然、恬淡、舒适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乡村之年。

回想这个年啊,我们在彼此问候中铺垫,在餐桌相聚中发酵,在相互陪伴中沉醉,在返程离别中留恋。尔后满载着乡村温情与抚慰,再次信心满满踏上新征程。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荣昌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胡梦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