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EAP”模式在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袁巍娟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27 16:58:14当下,企业的蓬勃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与市场的激烈竞争,员工的心理健康与团队凝聚力同样成为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在此背景下,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西南分公司基层党支部勇于探索,在股份公司的带动下引入了全球五百强企业广泛采用的“EAP员工帮助计划”,并将其与党建工作的“刚性约束”巧妙融合,不断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昂扬向上的社会心态。
其间,打造出“党建+EAP”的全新模式,不仅为基层党组织有效运用EAP工具提供有力支持,更为企业的固本强基、凝心聚力注入新的活力。
国企背景与行业特性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行业以其独特的行业特性著称,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多变,且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多种高风险因素。
对于轨道维保和大修施工专业的员工而言,他们需要全年应对黑白颠倒的作业模式,长期作息时间不规律。
此外,工程项目周期性的特点也导致员工频繁调动,家庭与工作的平衡成为一大挑战。年轻化的员工群体在面对情绪与压力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调节途径。这些行业特性使得员工们更需要来自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深切关爱与支持。
在国有企业改革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公司对基层党建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借助创新举措,实现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与相互支撑,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角色定位与精准施策
针对普通员工,企业借助EAP的专家讲座服务覆盖员工及其直系亲属,解决可能影响员工绩效的情绪、压力和安全行为问题,从而强化员工的身心健康,提升个体与组织的整体绩效。对于党员群体,则利用EAP服务,创新党员培训内容和学习方式,构建全新的思政教育体系,激发党员的内驱动力,将党的思想理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执行力。
设置健康委员,使之成为连接EAP服务与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桥梁。赋能健康委员提升共情能力,借助EAP服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方式,打造适应“心”时代要求的管理干部队伍,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带动力。
针对支部活力问题,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项目一走访”活动,借助EAP服务探索支部党建新模式,创新支部活动方式,打造充满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堡垒,将党的作风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实践“三心工作法”
在党组织生活中从“谈心”开始,启动“谈心谈话”项目,引入心理学中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理论,运用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党员和群众开展专题培训。在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中,引导党员运用SFBT技巧进行有效沟通,促进相互理解和支持,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心检”带动组织分析项目,建立常态化心理健康测评机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量表等专业工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通过专业机构的数据分析,及时掌握组织心理健康状况,这一举措不仅帮助党员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还为制定针对性的EAP服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健康委员培养机制,形成“创心”的组织架构支撑。运用埃里克森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冰山理论等专业知识,通过团体动力体验、冰山日记书写、原生家庭图绘制等特色培训方式,培养兼具心理学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党建+EAP”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成功搭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管理工具融合的桥梁,还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心理疏导与思想引领的有机结合,有效实现员工“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目标,显著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编辑:王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