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云阳云安镇:传承“仁和共让”文化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
作者:何欣,蒋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04 12:51:17在重庆市云阳县云安镇,流传着这样一段民间佳话。清朝乾隆年间,云安古镇西北角的郭、陶两家共用一处院坝,每至雨季,院坝便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两家人的日常出行,郭家打算自掏腰包修整院坝,而陶家得知此事后,秉持着“仁和共让”的理念,坚决主张两家共同承担修缮费用,两家的真诚与善良感染了周边邻里,大家一起动手,把原来泥泞的院坝扩建得更大更好,于是,邻里共商共议解决难题的“仁和共让、协商共建”的治理智慧在云安镇流传至今。
近年来,云安镇传承和发扬这一基层治理经验,走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网格化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的基层治理新路子,将百年治理智慧转化为“矛盾共解、事务共商、成果共享”的生动实践。
建机制搭平台 筑牢共治基础
云安镇坚持党建引领,由镇党委统筹成立“仁和共治委员会”,由1名镇村在职党员任组长,带领2名社区在家党员,结对帮扶15户农户,形成“党员示范引领、乡贤道德感化、法治规范保障”党群共建模式,制定《议事协商十二条》《矛盾调解工作法》等制度规范。整合党员先锋队、乡贤参事团、网格服务组三支队伍,吸纳党员、退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16名骨干建立“调解团”,明确了“群众点单、支部派单、队伍接单、集体评单”这一闭环管理机制。打造“仁和议事厅”“院坝板凳会”等协商平台,在古镇保护利用开发、环境卫生整治等重大事项中3户党员家庭主动带头让出菜地,23户群众参与设计施工,促成文化广场扩建、便民道路扩宽、路灯安装等12项民生实事逐一落地实施,实现“众人事众人议”。
强带动齐参与 创新治理路径
实施“三级带动”工作举措,镇党委将“仁和共让”基层治理工作法纳入主题党日、党员培训必修课,营造全民齐参与的浓厚氛围;各村(社区)党组织协调推进,划分党员责任区,推行党员结对机制;辖区群众主动融入,结合“共荣基金”和“积分超市”兑换,实施正向激励,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新“院坝调解”模式,组建“银发调解队”,12名老党员在古朴的青石院坝上,通过“忆往事、讲情理、促互让”的调解方式,成功调解了占地纠纷、邻里矛盾等15起,调解成功率达90%。拓展“共享空间”建设,党员带头捐赠闲置物资,群众认领共建2个“睦邻花廊”“共享书房”,实现“陌邻”变“睦邻”,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
重转化求实效 深化治理内涵
治理实践实现“三个转变”。从“传统美德”到“治理范式”,初步形成“队伍联建、产业联培、阵地联享、党群联动、矛盾联调”的“五联工作法”,从“单一调解”到“多元共融”。通过开展“元宵节会”“百家宴”“盐都茶会”等文化活动,激发居民共建共享的“家国情怀”,培育16个“仁义家庭”。迭代升级羊杂一条街基础设施,为周边村民售卖瓜果蔬菜提供干净整洁卫生环境,形成“治理优—环境美—产业兴”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参与感,探索“文化铸魂强根基、组织引领把方向、党员带头作示范、群众参与聚合力”的治理新路子。
编辑: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