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正当时① | 民企 “智” 造科创潮
作者:汪茂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06 08:14:152024年9月,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现场人头攒动。数辆搭载了全新“E-Clutch”电控离合器技术的新车型引人瞩目。
其中一辆就来自重庆本土民营企业——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令大家惊叹的是,这项技术是由宗申动力全程自主研发的,可以说,它已具备同国际大品牌“掰手腕”的实力。
从因产品竞争力不足败走东南亚,到如今发动机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二,让宗申动力实现华丽转身的“发动机”就是科技创新,其旗下的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助力宗申动力走上科创“快车道”的中坚力量。
走进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的宗申动力发动机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小车穿梭运送物料,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字,人、机、料、环等生产数据一览无余。“我们的智慧生产系统接入了工厂每天上万条信息,实现协同管理和高效调度,产量提升了5倍,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忽米科技市场总监李泯汉说。
自2017年成立以来,这家从重庆本土成长起来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已为全国近5万家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其中不乏长安汽车、茅台酒业等行业龙头。截至2025年初,其平台已接入330余家供应链企业,标识注册量突破50亿次,位列西部第一、全国前十。
“我们在数字工厂的基础上做‘产业大脑’,把每个工厂的数据全部接进来,同行业企业、上下游企业研判,做行业级的‘产业大脑’,再把行业的数据提取出来,从更高维度指导行业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忽米科技首席执行官巩书凯说,“不管企业还是企业家,在任何时候,都一定要坚持创新、激发活力。”
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灵魂,重庆民营企业正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快马扬鞭:
在重庆市永川区的科技片场内,亚洲最大的LED虚拟拍摄屏上实时将片场实景转化为影视“大片”。片场运营方达瓦(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构建起虚拟拍摄的完整产业生态,让“拍重庆”变“重庆拍”成为现实;
在重庆市璧山区的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车间内,一台台机器人有序进行产品组装,30秒即可下线一台变速器,数字化升级助力企业去年新能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6%;
在重庆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重庆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块普通的基板经过智能化控制下的近百道复杂工序后,变成出口海外的高科技产品,将企业推上笔记本电脑用触摸屏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宝座……
这些鲜活案例,正是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浪潮澎湃的缩影。一组数据更为直观:2024年,全市有效期内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8042家,同比增长16.72%;民营科技型企业累计达69503家,同比增长19.27%。“2024民企科技创新指数100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较上年增长25.81%,印证了创新驱动下的裂变效应。
编辑:汪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