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党建述职评议整改当以“实”破“虚”

作者:吴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0 11:59:10

近期,全国各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陆续收官,如何将“述”出来的问题、“评”出来的压力,转化为“改”出来的成效,成为检验基层党建成色的关键考题。问题整改是写实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后半篇文章”的关键所在,直接决定制度设计的成色,各级组织部门和基层党组织要彻底摒弃虚功虚招,在问题梳理、细化措施、督促落实三个关键环节下实功、求实效,推动述职评议从“纸面”落到“地面”。

坚持问题导向。述职评议会后,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容易产生“交卷”心理和“过关”心态,认为已经完成“规定动作”,对查摆问题、评议点出的问题、群众指出的问题“一述而过”“一听了之”,让问题浮于表面,让党建述职评议变为“空中楼阁”。问题是整改的起点,基层党建问题整改必须克服“讳疾忌医”的心态,要全面梳理问题,做到对问题精准把脉、深挖根源,才能为整改工作锚定方向。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台账式”问题清单,对述职评议中上级点评、群众反馈、自我查摆、督导指出的问题进行逐项登记,多个维度分类整理,明确问题性质、责任主体、整改措施。要注重动态更新问题清单,整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对此需建立“问题发现—纳入清单—动态销号”机制,确保问题梳理不留死角。

突出精准施策。部分党组织书记在问题整改方案中,容易提出“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等空泛承诺,如同没有药方的诊疗方案。整改措施若隔靴搔痒,问题就会“久治不愈”。抓问题整改必须坚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形成可操作、能落地的整改方案。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分层分类抓整改,对于思想根源问题,通过专题学习、党性教育等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对于制度执行问题,通过完善流程、加强监督推动规范化建设;对于能力短板问题,通过培训赋能、结对帮带提升队伍素质,确保整改措施像精准滴灌般直抵问题根源。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责任捆绑”机制,党组织书记既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也要将整改任务分解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形成“带头抓、人人抓”的良好氛围。要举一反三抓长效整改,注重从个性问题中发现共性规律,推动整改成果制度化,将整改经验固化为长效机制。

强化闭环管理。部分党组织书记在述职评议后,虽然建立了整改台账,但一段时间过去整改措施还停留在纸面上,问题整改成效如何,关键看落实,必须构建全流程督导机制,防止整改“纸上谈兵”“虎头蛇尾”。上级组织部门要建立“日常督导+专项督查”机制,通过列席组织生活会、调阅整改台账等方式跟踪进度,要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整改“回头看”,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通报批评。要创新“数字化+群众参与”监督模式,运用党建信息化平台公示整改进展,开通群众评议通道,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党员群众参与整改成效评估。要强化“结果运用+激励约束”导向,将整改成效与党组织评优评先、干部考核任用挂钩,对整改扎实、成效显著的,通过现场会、案例集推广经验;对整改不力的,实行“一票否优”并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主动抓好问题整改,提升党建述职评议成效。


编辑:李杜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