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杨力专栏|三代人的植树季

作者:杨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2 11:48:14

在老家通往县城的一条大路上,外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抚摸着四十年前种下的水杉。此刻,树皮粗粝的触感将外公带回20世纪80年代初的春天,那时他带着生产队的青壮年,用扁担挑水、用铁锹挖坑,在荒无树木的道路两旁种下一排排水杉苗。

外公这样做,是当年正值青壮的他,也怀揣一颗火热的心。外公老家地处丘陵山区,能修通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是祖祖辈辈山里人的梦想。现在,梦想实现了,公路修通了,可光秃秃的路面,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春天里,植树造林正逢佳期,县上支持了很多水杉树苗,身为生产队长的外公立即响应,同时号召社员一起义务植树,没想到一呼百应,大家积极加入其中,和沿线老百姓一道,用双手和汗水把连接山里与外面世界的大道种下春天的树苗,种下绿色的希望。

image.png

二十多年后,大学毕业已在县城工作的母亲,每次回家探望父母,都会忍不住轻抚大路旁水杉的树干。经过无数春风的洗礼,水杉树已长得比人的大腿还粗,树身呈现出高大挺拔之势。一眼望去,水杉树整齐排列,像整装待发充满斗志的士兵,而蜿蜒平坦的路面上,因为水杉的映衬,车辆与路人宛如在画中行。此时,外公和母亲眼里都会漾出骄傲的神情。

但外公还有其他想法。在老家的堂屋里,外公把一把铁镐交到母亲的手里,指着家乡的山头说,路上种上树,庇荫的是路人,但荒山种下树,受益的却是子子孙孙。外公说话时神情很坚定,夕阳的余晖把外公渐显斑白的双鬓映照得更加鲜明。

从这一年开始,每年春天,不管再忙,母亲都会拉上父亲,还有幼小的我,一起回到家乡的山上和村民们一起种树。去得最早的一年春天,倒春寒让山上的土质变得像岩石般坚硬,外公、父母、所有的村民,挑着政府发放的油松苗,一锹一镐挖树窝,坚硬的土质竟挖出一道道白印,母亲手上也磨出了水泡,但她一声不吭,倒是把父亲心疼了好些日子。

多年的坚持,家乡的荒山树木成林,曾经干涸的山坡因为生态的改变,给家乡带来了巨大的回报。种下的经济林因水土保持而长势喜人,各种时令果蔬带来无限商机,曾经荒凉的大山吸引了现代农业的加持,农旅融合为新农村带来了无比的希望。

现在,高大的水杉树已长成如一个个壮士般粗壮,它守护的大道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而每年春天,长大的我也习惯性地回老家植树,把从祖辈那儿流传下来的“家风”落实在一镐一锹种树上。

而今,外公依然不肯歇息,他让我拿上铁镐,坚持带我上山,察看树木生长,选择需要补种树苗的地方。他还指着那些双脚难去的陡峭山坡,希望借助我手中的无人机播种,让树苗长出气势,像卫兵那样守好家乡的每一寸土地。这让我十分感慨,引入现代科技春季植树,外公和山里人都做到了与时俱进。

今年的春天,我们一家三代再次共同参加了植树季。望着有水杉林护佑的康庄大道,望着满目丰茂葳蕤的绿水青山,我突然一下理解了外公,他和全天下所有热爱大自然、热爱土地、热爱家乡的人一样,种下一棵树苗,就是种下希望,种下明天,种下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胡梦元 刘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