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崇伟专栏|甘肃天水:第一滴圣水落足的地方
作者:施崇伟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2 12:34:14在来到甘肃天水之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大漠孤烟、丝路驼铃的画面,记忆中的天水是麦积山那孤傲的身影,以及短视频里麻辣烫翻滚的诱人模样。然而,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象却与想象截然不同。街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深秋的阳光里带着些许寒意,却被这热闹的氛围平衡了。行道树绿意盎然,黄、红、紫、蓝的花朵在车窗外飞速掠过。这里没有大漠的荒凉,也没有驼铃的声响,却有着江南水乡般的温婉与柔情。
其实,天水素有“陇上小江南”的美誉。刚一踏入这座城市,便能感受到它的美丽与温润。这份温润,既得益于长江的滋养,也离不开黄河的润泽。打开地图,你会发现天水正处于中国两条大江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天水成为了一个值得一来的地方。
一首歌唱天水的长诗中这样写道:“创世的第一滴圣水,落足的地方,叫天水;开天的第一篇诗章,起笔的地方,叫天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脚会踩出八千年前的太阳……”这豪迈的开篇,说的不正是这里吗?伏羲庙,祭拜始祖的圣地,是我抵达天水后的第一站。
广场开阔而有气势,这种气势来自遍布景区的苍翠古柏和恢宏浓艳的古体建筑群。圣水的浇灌与古老的阳光,哺育了古柏的枝繁叶茂,虬劲浓密的树冠撑起一片绿荫。伏羲庙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但并不显得苍老陈旧,依然色彩明丽。门票价格很亲民,只需20元,便可一睹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旧物。
穿过牌坊,进入大门,院落重重,我也没数清究竟有几进几院,只觉得这里幽深而宏阔。主体大殿名为先天殿,殿中,伏羲的塑像巍然屹立。仰望着这位位居三皇五帝之首的始祖,他是我们华人的先人。几千年前,中华先民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他发明了捕鱼、捕兽、捕鸟的网罟,解决了先民的饥饿劫难,开创了畜牧养殖业。在先民蒙昧之时,他始做八卦,使愚昧变为智慧;在人以群分之时,他始定姓氏,使先民有了家族符号。伏羲是使中华先民从蒙昧步入早期文明的伟大祖先,故被称为全世界华裔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自谓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也由此而来。
伏羲是否真有其人,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他所做的这些贡献如此巨大,或许已经被神化了。在伏羲庙里,有一幅画,描绘的是伏羲和女娲蛇身相交的情景。因为传说中,伏羲和女娲蛇身相交产出了后代。而这幅画,与人类DNA的双螺旋结构有着十分巧合的相似之处。我不禁想,是不是老天早就识透了生命传承的奥秘,用伏羲女娲的故事,来启发先人的智慧呢?这终究只是传说与想象,不必当真。但天水2700年的建城史,却是有史为证的。作证的,还有与伏羲庙一街之隔的天水古城。一条条小巷,一段段街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动人的历史,都在这里娓娓道来。
天水古城,其实并不“古”,反而显得年轻和时尚。飞将巷、育生巷、澄源巷、折桂巷、三星巷,这些巷名或许有些年头了。其余的,则充满了网红的气息——“千山万水就爱天水”的打卡红墙,吸引着年轻人排队拍照;灯笼檐下的桂香,散发着新鲜的气息;赵氏天水堂的雕花楹联,人工雕刻的痕迹暴露无遗。在“古城前世今生馆”里,我终于明白,“五城相连”格局的旧时西关,早已消亡于历史的尘烟。如今复原的古城,是几年前才建成的。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在青砖灰瓦的巷道中寻找旧时光。飞将巷,少年李广从此出发奔赴疆场,“万里长征人未还”;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刚到天水时的故事,在天水古城被津津乐道;唐皇御驾亲征的大型雕塑,仿佛让人看到旌旗招展、听到马蹄阵阵……
最令人回味的,还是这里的“人间烟火气”。漫步街头小巷,古色古香的店铺鳞次栉比,在清淡的古意中散发着鲜活的朝气。甘谷辣椒,红红火火,曾经的贡品,如今吸引着全国的食客。被香味吸引,踱入店里,将一大包甘谷辣椒收入囊中。更在夜色降临时,排队于火遍大江南北的麻辣烫餐馆前,一品天水的味道。
我是一个重庆人,从小就在辣子的包围中长大。难道还有比重庆麻辣烫更厉害的吗?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与“野性难驯”的重庆麻辣烫相比,陇上江南的麻辣烫,也有着江南的柔情——看着红烈火辣,其实浓艳香丽,还隐隐带着浅浅的酸甜,别具一格,有滋有味。
告别天水的早晨,天空飘起了小雨,无声无息。沐着细雨,漫步在天水街头,惬意地感受着这文明的浸染……
编辑:王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