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黔江:“森林医生”翻山越岭 只此青绿“长相守”

作者:张瑜洋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2 15:38:50

c9cb191482596165f83b846df7621ec.jpg

阳春三月,草木萌发,正是为大地添绿的好时节。种下一棵树很容易,守好一片森林却并不简单。在武陵山区的崇山峻岭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山林为伴,守护“只此青绿”。

3月10日清晨,重庆黔江国家森林公园,当地林业部门的有害生物防治小组就携带装备进山,对树木病虫害进行监测。今天他们要调查的,是一片面积近500亩的林地,为了准确掌握越冬病虫基数和虫情发展情况,大家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树木和人一样,生病了必须尽快治,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树木受到病虫害影响的初期,及早地发现和诊断。”重庆市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王正春介绍,“然后根据有害生物种类、分布等情况,做出科学的防治措施,把对森林的影响降到最低。”

黔江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7%,作为武陵山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里不仅层峦叠翠,还有水杉、红豆杉等“植物活化石”。最近几天,水杉褪去了冬装,也是越冬病虫逐渐苏醒的时期,为了保护好这一古老树种,5人防治小组穿梭在密林深处,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因为日常工作都是为树木“看病”们也被形象地称作“森林医生”。

c99a0e06ea6229883687eca6da675eb.jpg

“每次看到树木生病,感觉十分痛心,所以想方设法,我们都要把它们治好。”黔江区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心主任杨进说,“哪里发现病虫害,我们就要到哪里去,就像在和时间赛跑一样。”

森林病虫害主要通过昆虫传播,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树木大量死亡。过去,发现森林病虫害主要靠人工踏查和目视解译,现在,林业部门运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对林区进行动态监测,在科技加持下,能够及时定位出现森林病虫害的林木,为后续防治赢得了时间。

“在我们发现森林异常以后,我们会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和诱捕器,确定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数量,及时地进行干预,直到最后成功防治。”市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博士张国豪介绍。

663d1b1a5c85470486fc4e67aeaf0cc.jpg

在黔江区,像这样的“森林医生”还有30多位,他们穿梭在茫茫林海,寒来暑往,治虫护林,用日复一日的守护,为当地245万亩森林撑起保护伞。在他们的努力下,已经成功挽救8.2万多亩出现病虫害异常的森林。

编辑:田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