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 | 春去放牛村

作者:赵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3 10:20:26

春天就要去南山,南山放牛村的春光很美。

驱车从南山公园路过,再往后山走,东拐西拐,看到一头牛的雕塑,就到放牛村了。老一辈人都叫这里“放牛坪”,得名为村里有一巨石,形似牛,头向铁山坪,坪上有二脚印,如骑牛放草。

放牛村有些故事:古佛寺生产小组有个古佛寺,年代久远,砖瓦破败,但寺前有一棵百年黄桷树,枝繁叶茂,绿意悠悠;封家屋基有棵三百年的大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竹林沟生产组的一段沿江地段属铜锣峡,叫峡嘴,明代曹学俭《名胜记》云:“铜锣峡以水声似之,峡有关……有圆石高悬是铜锣峡得名。一形一声,有二说矣。”清代名人孙宏,过铜锣峡时曾题诗述怀:“巴流初入峡,山径一帆开。云傍篷窗起,波从石壁回。滩声鸣急雨,风势动惊雷。日暮哀猿发,重教客鼍催。”文人的咏唱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可见几百年前,先民就在放牛村生息。

放牛村是都市人的后花园、周末的休闲地。每年二月,山城还在倒春寒,放牛村的红梅和早樱已乱开,红艳艳、粉嘟嘟,对冷空气毫无怯意。它们是勇敢的春天信使,随后的百花跃跃欲试。您见过有不少花园的村落吗?这就是放牛村的独特之美。村里有“桃花园”“腊梅园”“杜鹃园”“铜锣花谷”,花期盛时,满山灿烂,游人如织。

三月的“桃花园”里,穿着汉服的年轻人穿梭在十里桃花林,如云似霞,如诗如画,“人面桃花相映红”;“杜鹃园”里5万多株杜鹃花更是花团锦簇、七彩斑斓,似一幅色彩大胆的油画,被誉为重庆版的“绿野仙踪”;而网红打卡地“铜锣花谷”是放牛村人共襄的一场春天的盛举:多年前,铜锣峡是非法倾倒各类建筑渣料、生活垃圾的荒地“垃圾场”。下雨天垃圾便被冲进长江,放牛村的村民为此伤透脑筋。2016年,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引进绿化公司对这片“垃圾场”进行共同治理。肩挑背扛、艰难打造,铜锣峡荒坡有着依山傍水的位置优势,一个“青山绿水”的生态景观公园呈现在世人眼前,成为南岸区农村环境治理的典型。春天来到这里,看新绿满山,繁花遍地,江风和畅,心情愉悦。

在村中走走停停,能感受春风丝丝的甜味。到了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湖边长廊和小广场,耳目一新,文化墙上有国家政策、村规民约、家训警言,通俗易懂且生动活泼的图画,秀的是乡村正能量,引领的是文明新风尚,扮靓了村庄。

放牛村是南山民宿的集聚地,这里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整洁的人居环境,触发了不少人“回归田野山林”的乡土情怀。民宿古朴而文艺,各有特色,还有一些有趣的店主。它们多改造于旧的农房,在这里喝一壶茶或小住一晚,山、花、村,远远的江景就是你的玩伴。

放牛村的农人,种花,做盆景。夏鹃是南山独有的品种,枝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最具有竞争力的盆景。为做出特色,村里请来专业的盆景大师培训,组织交流学习,开设大型盆景展,让南山的盆景享誉国内。一盆有造诣的盆景,可能售价达到几万或者几十万元不等,而获奖的盆景,甚至能出价到上百万。一旦形成规模,就能成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春去放牛村,几多乐趣,几多惊喜。

(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副主任)

编辑:范圣卿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