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新质生产力”浪潮下,县域干部需破除本领恐慌

作者:张海鑫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3 14:37:14

2025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当数字化浪潮裹挟着人工智能、绿色经济、产业升级奔涌而至,县域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某县招商干部坦言:“以前跑项目靠经验、拼酒量,现在企业张口要算力、闭口谈碳汇,连对话都‘卡壳’。”这种“本领恐慌”并非个例,面对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浪潮,县域干部亟需打破惯性思维,重塑能力内核,在知行合一中开辟发展新局面。

“破冰”先“破茧”,以思想革新打破认知藩篱。传统的发展模式依赖资源消耗和经验惯性,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质”的跃升,强调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产业迭代。面对新质生产力的浪潮,县域干部唯有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实现认知的迭代升级,才能在思想层面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一方面,要强化理论武装,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工作重点,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融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通过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方式,帮助县域干部理解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国家战略的深层关联。另一方面,要树立系统思维,积极组织县域干部走出去,推动县域干部跳出县域看县域,对标先进地区找差距,借鉴先进经验谋发展,立足岗位抓转化,实现借势发展、蓄势腾飞。

“充电”更“赋能”,用多维学习重塑能力架构。新时代县域干部的“本领恐慌”,本质是知识供给与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县域干部的能力提升不能停留在“碎片化学习”,而需构建“政策—实践”转化的立体化生态。要强化生成性学习,广泛开展干部夜校、职工大讲堂等学习活动,通过“靶向学习”将政策理论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为县域干部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框架。要强化多跨协同,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重塑县域干部知识能力结构,引导县域干部掌握量化闭环、系统集成、迭代升级的工作方法,提升县域干部洞见力、先决力、整合力、耐压力、执行力、创新力、学习力和自我革新力,促使县域干部从单一专业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躬行”促“蝶变”,在实践熔炉锻造硬核本领。“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新质生产力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县域干部的成长密码藏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要深化实践锻炼,坚持在“赛马场”上选“千里马”,择优选派县域干部到招商引资、信访维稳、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拉练,让县域干部在火热实践中练就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真本领。要正向激励鼓劲,鲜明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导向,健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对贡献大的县域干部破除隐形台阶提拔使用,让县域干部从“问责焦虑”中解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汗水型”增长到“智慧型”跃迁,县域干部的能力重塑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征,面对新质生产力的浪潮,唯有以“归零心态”拥抱变革,用“空杯精神”持续精进,才能在思想革新中破除藩篱,在能力重塑中积蓄能量,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担当,那些曾让人焦虑的“本领恐慌”,终将化作劈波斩浪的“奋进动能”,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活力。

(作者单位:石柱县委组织部)


编辑:杨士达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