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云龙镇:凝聚党建合力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4 15:06:50近年来,重庆市梁平区云龙镇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做优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多措并举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凝心聚力建设“都梁沃地·多彩云龙”。
“三大举措”铸就基层组织坚强堡垒。一是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强基固本”行动。聚焦组织建设核心环节,通过举办书记擂台赛激发斗志、开展村居互查互评促进交流、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树立标杆等,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获评梁平区担当作为好支书1名,评选镇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二是积极开展干部后备力量“精选优育”行动。从致富能人和返乡大学生中“慧眼识珠”,从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中“诚邀回归”,从现任村“两委”干部成员中“精心培育”,多渠道、宽领域充实村(社区)后备力量,共计选拔40余名优秀人才,聘用70余名专职干部及本土人才。三是大力推进干部能力“全面提升”行动。紧扣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等时代主题,开展“党建赋能”系列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四项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守护“一条河”,绘就生态产业画卷。充分发挥村(社区)党支部的核心带动作用,党员带头、群众配合践行“两山”理念,共同保护龙溪河水生态、涵养水文化、做活水经济,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强化管网维护,沿“水、岸、滩”精心打造河堤小微湿地、栖鸟平台、风雨桥墩,建成龙溪河十里画廊、三清湿地公园,龙溪河畔再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场景。二是筑美“一条路”,串联产业风景长廊。推进产、景、路有机融合,以龙溪河蔬菜公园为中心,建成20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大棚,提升基地产业路7.5公里,建设灌溉管网1000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6万亩,吸引20余家优质业主入驻。三是培育“一棵菜”,推动产业科创升级。构建“支部引领、群众参与、龙头企业合作”的产业发展共同体,深化“政校企”合作机制,实施种质研发、农技培训项目,推广种植美人椒等高产新品种800余亩,引进“秋雪、冬雪”优质萝卜品种,创建“殷家坝”萝卜国家地理标志,建成“渝记酸菜”原料直供基地,实现“红白绿”特色蔬菜规模化种植、品质化发展。四是做强“一条鱼”,打造鱼文化产业链。对“龙溪鱼街”“龙溪耍街”进行配套设施全面升级,打造鱼文化广场,创新推出金汤鱼、稻谷鱼、蔬菜鱼等特色菜品,举办龙溪鱼美食节暨辣椒博览会,定制《好吃不过龙溪鱼》主题曲及MV,唱响乡村振兴曲。
“三三策略”赋能和美乡村新风貌。一是构建三大机制。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专班高位推进、久久为功;组建“镇—村—组”三级网格责任体系,不断压实责任;构建“周督查、月通报、季评比”工作制度,形成赛马比拼的良好局面。二是实施三大行动。党员干部带头,依托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开展“三清一改”,清理沟渠10公里、塘堰190余处,整治残垣断壁60处,清理积存垃圾30余吨;实施“三乱一扯”,完成场镇聚居区乱搭乱建、乱堆柴火、乱堆建筑垃圾治理;种植“三花一树”,在云金路、云屏路等重点道路种植蜀葵、绣球花、百日菊、果树等25万株。三是抓实三大重点。强化“群众意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宣传,做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喻户晓;注重“典型带动”,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辐射带动全镇其他农户美化庭院、改善居住环境;做好“成果巩固”,保障美丽云龙建设常态长效,让云龙百姓持续享受和美家园。
“四化并举”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聚焦“红岩先锋·红动龙溪”党建品牌,建成“龙溪议事堂”“沙垭民生茶吧”等亲民化服务平台;提档升级1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聚焦“法治三进”,探索“党建+法治文化+院落治理”模式,建设同心社区法治公园、法治庭院等法治文化阵地5处。二是优化议事制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龙门商事”制度,建设龙溪议事长廊,解决建设土地腾退、梁开高速征地等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三是强化民生保障。先行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票决并实施涉及道路交通建设、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100余项民生实事项目,采取“看、听、问、评”工作法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有效监督。四是深化乡村文化。开展龙舟赛、农民马拉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挖掘优秀乡村文化创作文艺精品,提炼出黄桷古树“心向最高处,根扎最深处”精神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激活乡村振兴“文化密码”。
编辑: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