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垫江砚台镇:“一张网、两平台、三机制” 绘就“一老一小”朝夕幸福画卷
作者:石刘荣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7 14:02:46重庆市垫江县砚台镇围绕“一老一小”积极探索建立“一张网”,搭建“两平台”,健全“三机制”工作法,常态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破解“一老一小”关爱服务难题。
勾勒“点线面”,织密关爱服务“一张网”
将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中心服务点位,明确16个村(社区)各1名专职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统筹负责本村(社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怎么样让老人、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我们一直关注、关心的问题。”社事办主任刘春辉说道。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度,砚台镇广泛吸纳党员、社会组织、志愿者、居民代表等力量,成立“朝夕美好”志愿服务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分队、青年志愿服务分队、巾帼志愿服务分队、“乡建·情暖夕阳”志愿服务分队等4支队伍,按照老人儿童需求,定期组织开展送医送药、文化下乡、上门送教、心理咨询、入户陪伴等关爱活动。
此外,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科学划分线下线上“双网格”38个、网格单元110个,选优配强关爱服务专职网格员、单元长,帮助“一老一小”解决衣食住行、公共安全、社会服务等日常困难,实现辖区群众全覆盖、关爱服务全覆盖。
建设“主阵地”,搭建“一老一小”两平台
近年来,砚台镇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村(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聚焦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医养康养、居家上门服务等需求,建立镇级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中心1个、渝鑫家园1个、村级养老服务站(点)16个、老年人活动场所17个,完成适老化改造21户,为3000余名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温暖服务。
此外,砚台镇还依托市级儿童之家,新建高新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儿童友好社区等21个场所,建成篮球场、心理咨询室、阅览室、书画室等儿童活动场地16个。砚台镇还积极引入社工参与服务管理,组织志愿服务队利用春节、“六一”、寒暑假等开展各类活动600余次,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关爱陪伴等2000余人次,有效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建好“三机制”,健全高效服务强保障
“三色管理”建台账。整合镇、村、网格三级力量,摸排建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台账,制定底数需求“双清单”,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对红色(高风险)人员重点关注,对黄色(中风险)人员每周巡访1次,对绿色(低风险)人员实行常态化巡访定期上门看望。
“服务清单”提质效。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群众需求,整合学校、卫生院、派出所等部门,精准制定“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菜单,聚焦“春季送福、夏季送凉、秋季助学、冬季送暖”四个主题,开展爱心敬老、爱心护蕾、爱心就医、爱心护学等专项行动,助力留守儿童茁壮成长、独居老人安享晚年。
“特色活动”添活力。创新实施“常态+特色”活动联动机制,依托镇、村两级功能阵地,按照“年有主题、季有规划、月有载体”工作路线,不断丰富“一老一小”精神文化生活,确保全年活动不断档、关爱不缺位。
下一步,砚台镇将着力解决“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不够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效果不够好等问题,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促使需求和服务精准高效对接,持续优化“爱老”服务解锁养老“新模式”、不断丰富社区活动画好爱幼“同心圆”,用心用情守护好“一老一小”的“朝夕美好”,架起“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连心桥,绘就民生幸福圈,着力打造全县“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砚台样板,为现代化新垫江建设贡献砚台“温度”。
编辑: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