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25年首批203名顶岗培养科研人员奔赴新岗位
作者:罗欣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8 20:59:003月18日,重庆市千名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行前动员会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举行。
重庆市实施千名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重庆市高层次科研人员培养,强化岗位实践能力提升,促进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及人才交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举措。
今年,重庆市计划首批选派203名科研骨干参与顶岗培养,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87人,高级职称83人。
顶岗培养人员4年申请发明专利131项
“去年的科研人员顶岗培养工作,较前年又有新的进步!”会议开始不久,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亮出顶岗计划实施的系列成果。
近年来,重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部署,着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创新科研人员培养方式。2022年起,重庆开始实施重庆市千名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
2024年是计划实施第3年,顶岗培养期间,选派科研人员全年成功申请科研发明专利77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7项,获得相关奖项118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71万元。
“选派人员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选派人员年富力强,处于干事创业黄金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2024年着重选派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等与科创中心建设密切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全年选派和接收科研人员256名,与2023年相比增长12%,其中,80、90后226人,占89%,博士88人、硕士121人,高学历占比进一步提高,正高36人、副高97人,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增长近30%。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千名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实施4年以来,共选派和接收891名科研人员到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顶岗培养,参与培养计划的科研人员累计成功申请发明专利131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12项,获得相关奖项347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4亿元。
今年计划首批选派203名科研骨干
顶岗培养计划自2022年启动实施以来,已进入第四年。据了解,2025年重庆计划选派不少于220名科研人员参与顶岗培养。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计划首批选派203名科研骨干参与顶岗培养。
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87人,占92%;高级职称83人,占41%;80、90后190人,占93%;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168人,占83%;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103人,占51%。
“本次选派的科研骨干涵盖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是各个行业领域甄选的中坚骨干,年轻有为、可塑性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即将前往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以及英国、新加坡等境内外机构开展学习和工作。
来自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赵冰心,正是本次选派的科研人员之一,她将前往清华大学信息认知与智能系统研究室进行学习交流。
“顶岗培养的机会来之不易,将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为重庆人工智能产业的升级贡献力量。”赵冰心说,顶岗培养期间,她将系统学习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深入理解前沿算法和应用,并结合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研究。
为新重庆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活动现场,为2024年度顶岗培养期满的张跃伟等10名科研人员代表,颁发重庆市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入选证书。同时,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也对顶岗培养人员和单位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希望执行顶岗任务的2024年科研人员发挥标杆作用,形成示范带动,当好表率,再立新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辛表示,要努力把新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优质项目融入工作实际,推动优质生产要素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同时,对于新一年顶岗培养科研人员,要把握入选机会,本着以一域服务全局的理念,要努力牵线搭桥,紧扣新重庆发展所需,瞄准高精尖缺,找准与顶岗单位的“互补点”“合作点”,尽力在项目合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果转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牵线搭桥,促成更多的人才、技术、项目交流合作成果,为聚力建设“六区一高地”,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积极贡献力量。
此外,对于人力社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派出单位,该负责人强调,要优化组织实施,完善政策待遇,强化协同服务,真情关爱、真诚支持顶岗培养人员,让他们学习有空间、干事有舞台、生活有保障。
下一步,重庆将围绕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实施,持续抓好选派对接,在已选派第一批人员基础上,深入宣传发动,动员相关单位及科研人员积极申报,整合资源加强与顶岗单位的对接沟通,力争落实更多有创新技术、合作空间的岗位供科研人员顶岗培养。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