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九龙坡:把准三个关键提高党员冬训质效

作者:龚贤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19 13:49:14

重庆市九龙坡区把准党员冬训“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三个关键,聚焦“学什么”细化内容供给,立足“怎么学”创新培训形式,着眼“怎么做”抓实成果转化,有力推动了党员冬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抓需求调研,细化“学什么”,让内容供给更精准。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九龙坡区全覆盖分层分类摸清党员培训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菜单”,确保党员冬训既有“规定动作”又有“特色套餐”。突出“思想淬炼”开设“理论必修课”,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作为首课、主课。突出“政治历练”开设“党性教育课”,把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等作为抓好党性教育的“必修课”。突出“专业训练”开设“技能提升课”,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需求,把网络直播、母婴护理、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医保社保、惠农助农等政策法规解读,反诈防骗、应急救援、职场维权等专题讲座作为党员冬训的“选修课”。

抓资源整合,优化“怎么学”,让培训形式更鲜活。九龙坡区整合部门镇街、技术专家、视频课件等各类资源,创新方式、灵活载体,确保党员冬训既有“党味浓度”又有“创新鲜度”。“溯源式”研学,变“单向灌输”为“互动探究”,改变“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党员集中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对话》《榜样9》专题节目以及《做新时代合格党员》视频,开展分组讨论528场次,引导党员在追问中筑牢信仰之基,在思辨中补足精神之钙。“闯关式”赛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打擂”,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等细化为200余个知识点,按照“逐级过关、胜出有奖”的规则,自下而上组织党员开展“擂台比武”169次,评出“全区党员冬训学习之星”10名,引导党员从“要我学”变成“抢着学”。“体验式”践学,变“纸上谈兵”为“实战练兵”,整合农业、人社、应急等部门资源,成立由农技专家、健康照护师、应急救援队员等组成的“实训师资团”,把课堂搬到种植基地、养老机构、应急演练场等现场,面对面示范、实打实演练,帮助学员提高实操能力。

抓作用发挥,强化“怎么做”,让成果转化更有效。通过领办任务、精准考核和选树标杆,推动冬训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民生实事、摸得着的治理效能、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确保党员冬训既有“短期效果”又有“长期效应”。实施“先锋领办”行动,变“任务清单”为“幸福账单”,实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机制,梳理出参与公益服务等7类“任务清单”,要求每名党员至少领办1项任务,党员们把一件件“任务清单”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账单”。建立“三维评价”机制,变“模糊评价”为“精准画像”,推行“线上学习+线下服务+群众评议”考核,依托党员教育“中央厨房”生成线上学习数据,由村(社区)党组织对线下服务情况打分,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收集群众评价,按“学习分40%+实践分40%+口碑分20%”合成党员冬训积分,将其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推动党组织参训率、党员参训率均达100%,解决群众诉求1500余件,实现“一人一画像、分分见实效”。开展优秀案例评选,变“点上经验”为“面上成果”,发动13个镇街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提炼形成实践案例;区委组织部按“镇街互评分50%+专业评审分40%+宣传效果分10%”比重评选出6个优秀案例,在政务平台和“九龙坡组工”公众号通报,将优秀案例汇编成册供基层借鉴,实现了“一地创新、全域共享”的放大效果。

编辑:赵真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