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关于中央八项规定,今年的学习教育有何新要求?

作者:张米

文章来源:“指点”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5-03-19 21:15:36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看似平常的八条规定,实则力重千钧,一端连着党心,一端连着民心,在过去十余年间,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清风满征程,阔步向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加突出的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咬定青山“不松劲”,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

思想上,一以贯之,常抓不懈

八项规定落地生根,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从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新部署,再到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都彰显出党的作风建设“不松劲”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亲自谋划此次学习教育主题,凸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同时,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政治生态的优化需求也对八项规定精神在思想层面的融入效度提出了进阶式要求。

把“一次警醒”转化为“时刻铭记”,让初心锚定,信念如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从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到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从“关键少数”带头示范,到全体党员对标看齐,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关键在于常抓不懈、常悟常新。唯有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永恒信念、融入思想深处,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以初心如磐的姿态迎接新挑战。

把“行为约束”升华为“思想扎根”,让防线筑牢,涵养正气。

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当“不敢腐”的震慑形成常态,“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自觉生根发芽,思想认知的觉醒才能将纪律要求内化为行动指南;在作风建设推进上,从“舌尖上的浪费”到“光盘行动”的蔚然成风,从“人情往来”的繁琐礼节到“亲清政商关系”的清爽交往,八项规定不仅是行为约束,更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所在。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从“被动遵守”到“主动践行”的转变,标志着党的作风建设正在进入“知行合一”的新境界。

行动上,树规立矩,动真碰硬

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

中央八项规定是“铁规矩、硬杠杠”,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今年的全党学习教育,突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从细处着眼,向实处发力。

“制度完善”与“长效机制”的构建,是树规立矩的关键。

时代不断发展,原有的制度难免出现漏洞或与新情况脱节。此次学习教育要求以“不松劲”的态度,全面梳理、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经验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将作风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同时指出要“结合实际加强警示教育”,敲响廉洁自律警钟,彰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导向,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于“严”字当头、“问”字兜底。作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动真碰硬,真抓实干。

“严格执行”与“监督问责”的贯通,是制度落地的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严格执行”作为作风建设的“硬杠杠”,既要求党员干部逐条对照制度规范,做到“令行禁止、不搞变通”,更强调构建“监督问责”常态化机制。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露头就打、深挖细查;对于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不仅严肃追责问责,还通过通报曝光形成震慑效应,真正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

部署上,有的放矢,标本兼治

自根源处着手,从症结处发力。

今年的学习教育强调“集中整治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要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清除沉疴积弊,又要以“铸魂补钙”的恒心筑牢信仰根基,方能在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壮阔征程中,锻造“金刚不坏之身”,培育“百毒不侵之体”。

在教育实施策略上,注重“分类指导”和“重点突出”。

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各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学习教育方案。针对新提拔干部的角色适应需求、年轻干部的作风根基筑牢、关键岗位干部的权力监督等重点群体和关键环节,通过分类施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精准解决不同群体面临的核心问题,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在问题查摆与整改思路上,让“全面自查”结合“精准整治”。

聚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应保持“永远吹冲锋号”的政治定力。既要以制度建设清除存量,更要以雷霆手段遏制增量。既排查“吃拿卡要”“文山会海”等显性“四风”问题,又深挖数字化办公中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电子礼品卡等隐形变异问题,实现无死角、无盲区的拉网式排查。

在教育模式与评价机制上,坚持“开门教育”与“群众监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改善,群众感受最为直接。以往党内教育多侧重于内部学习与自我监督,而此次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不走过场、不搞形式,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以有力监督和有效整改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维护党的良好形象。

八项规定,声声在耳;咬定青山,步步生廉。

丈量作风的尺度,才能标注发展的高度。我们唯有将制度“硬杠杠”与思想“软约束”熔铸为一体,才能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在历史周期律的赶考中,实现“当下改”的治标之效,达成“长久立”的治本之功。

编辑: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