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警长”上春山 生态警务护青绿
作者:张瑜洋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21 19:50:14古树名木,是跨越百年甚至千年的生命坐标,承载着自然演替密码与人类文明记忆。2025年3月21日,是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的第一个“世界森林日”,在武陵山区的广袤林海里,活跃着一群“山林警长”,他们向绿而行、与山为伴,为古树名木“撑腰”,保护森林资源。
在重庆市黔江区城南街道,公安民警和林业部门的古树名木保护人员一大早就进了山,他们要对一棵树龄450多年的铁坚油杉古树进行巡护调查。古树名木调查,除了要关注树木的生长状况,还要留心周边的环境,枝干树皮有无损毁、桩牌标志是否缺失。
“在古树上架设线缆,缠绕或者悬挂物体,以及挖掘古树根须、剥损树皮,还有乱刻乱画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不允许的。”黔江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民警刘文焱介绍。
位于黔江区的武陵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重庆东南部的“绿肺”,这里青山如黛,新叶凝露,高山大盖中分布着大量古树名木。为了准确掌握古树的保护现状,守护好这些“绿色记忆”,民警又驱车赶往另一处海拔较高的林区,遇到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只能沿着林间小道徒步前行,走了约一个半小时,终于来到这片需要踏查的古树群落。
“古树名木的分布范围特别广,不同树种的繁衍条件差别很大。”黔江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政委陈俊光介绍,“我们可能今天在山顶上,查看它们的生长状况,明天就要下到山谷里面巡护其他树种,这是一项非常漫长而艰巨的工作。”
从2021年开始,黔江区在主要林区和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山林警长”,依托生态警务机制,对1000多株古树名木实施保护。作为“山林警长”的一员,陈俊光和他的战友们每周都会对古树群落进行巡视。在海拔1700多米的八面山林区,辅警秦港正操作无人机,“飞阅”茫茫林海,仔细查看古树名木是否被病虫害侵蚀,有无人为破坏或是异常倒伏现象。
“在科技装备的辅助下,我们对保护好古树名木更有信心。”刘文焱表示,“只要发现采挖、砍伐、焚烧,这些可能影响古树生长的行为,我们会立即立案查处,并联合林业部门进行复壮和抢救,推动森林资源保护由事后打击向事前预防转型。”
因为保护措施到位,这次踏查的十多棵古树名木全部生长良好。在黔江区,这样的“山林警长”还有20多位,他们活跃在大山深处,守护一方青绿,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武陵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特别是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以来,作为山林警长,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陈俊光表示,“今后,我们会最大限度把警力下沉到林区,自觉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案有人查、责有人担’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为古树名木保护‘撑腰’,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编辑: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