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法理情破困局,倾心力行解难题
作者:李充 刘兴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21 22:58:51春日里,走进重庆市云阳县龙洞镇朝阳村2组,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大山深处,村民们正在田野里辛勤劳作,老人们则在院落里话家常……目之所及,好一幅岁月静好乡村画面。
然而,在村子一角,村民张家兵的家里却显得有些冷清,似乎缺少一些烟火气:只见他孤独地坐在门前椅子上,眼里还含着岁月刻下的沧桑,身旁的双拐和泛黄的病历及维权材料写着他的辛酸过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每一个村民的幸福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色彩。
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意外和困境,如阴霾般笼罩。十年前的一次意外,让张家兵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漫漫追赔路坎坷,希望一次次落空,痛苦和绝望如影随形。
幸运的是,经一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云阳县人民检察院驻龙洞镇朝阳村工作队用专业优势、担当与温情,联合异地司法、人社等部门追讨欠款,不仅让张家兵一家收到了赔偿款,更是开创了跨省民工工伤赔偿未经行政诉讼而直接先行支付的先例,成为乡村治理中用“法理情”思维开展驻村帮扶脱贫群众的一个生动诠释。
漫漫十年追赔路
2015年11月8日,在广东某防腐保温厂工地上,张家兵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却不知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向悲剧:高处作业时,由于安全措施疏漏,他一不小心从8米多高的架子上重重坠落,胸部暴力性骨折和脊髓损伤,下半身几乎失去行动能力。随后,张家兵被工友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虽保住了性命,但从此落下终身残疾。
后经专业机构三次鉴定,张家兵属工伤,伤残等级三级、生活自理障碍护理四级。依照法律,这本应是张家兵获得赔偿、保障后续生活的依据。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刚刚开始的漫长追赔之路。直到2019年6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下,防腐保温厂相关负责人同意分四期赔偿张家兵工伤费用共计85万元。
“仅收到前两期29万余元赔偿款,剩余的55万余元石沉大海。”这一调解结果,让张家兵始料未及。
无奈之下,张家兵向顺德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调查后发现,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只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多次催促,防腐保温厂相关负责人称不是资金周转困难,就是质疑赔偿金额,总以各种借口推脱。”此后日子里,张家兵拖着残疾身体,往返于家乡与广东之间奔走维权,追债讨债,无数次拨打防腐保温厂相关负责人电话,得到的却是敷衍和推诿。同时,法院执行也因防腐保温厂无财产可供执行而陷入僵局。
近十年来,追赔之路的每一步都浸透着张家兵的血泪与无奈。他的家庭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赡养以及自己的康复费用,让这个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张家兵的妻子也在他出事后的第三年选择了离家出走。
多方联动破僵局
张家兵是云阳县人民检察院驻龙洞镇朝阳村工作队的脱贫帮扶对象。“张大哥,你千万不要灰心,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一定帮你讨回公道!”2024年3月,工作队队员下村走访,张家兵一家的不幸遭遇引起了队员们的关注。
“真的还有希望吗?”张家兵声音有些颤抖,十年来的失望让他不敢轻易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帮助能起到多大作用。
为民解困,立说立行。工作队迅速将张家兵一家的情况向云阳县人民检察院作了详细汇报,检察院根据案情立刻成立以朝阳村驻村工作队牵头的专项工作小组。
一场为农民工维权的暖心接力赛拉开帷幕。
“这种救助是国家救济行为。从此案来看,救助数额在3万元左右。”接到任务,驻村工作队仔细查阅卷宗,深入分析研究。队员们认为,张家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于是第一时间联系张家兵,耐心细致地向他解释司法救助政策。
“对于这个家庭,司法救助也只是杯水车薪。”在协助张家兵申请获得司法救助同时,驻村工作队依然在努力寻找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机会,有关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等方面的文件引起了驻村工作队的注意。“根据该办法,张家兵或许能申请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这一政策发现,为解决张家兵的赔偿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由于被告单位所在地、实际施工地、工伤认定地分别在不同地区,跨越三地,获取准确信息和证据材料不但要与相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取得联系,还要协调政务平台,沟通协调难度极大。同时,由于目前各地政策和执行标准存在差异,承担先行支付责任单位也一时难以明确。
面对棘手问题,驻村工作队没有放弃。他们迅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兵分两路展开行动。一路队员负责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三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政务平台联系方式,利用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与相关部门逐一沟通,详细说明张家兵案件情况。另一路队员则负责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逐一对接筛查,确定最有可能承担先行支付责任的单位。
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工作队多次往返于不同地区之间核实证据材料,终于从繁杂的信息中锁定了关键——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大鹏分局负责此案。2024年7月2日,在云阳县人民检察院驻龙洞镇朝阳村工作队和龙洞镇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张家兵满怀期待地提交了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申请。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大鹏分局告知:此类案件通常需先提起行政诉讼才能支付款项。提起行政诉讼,就意味着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诉讼费用,这无疑让负债累累、行动不便的张家兵更加痛苦。
“绝不能让张大哥再承受更多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工作队暗下决心。于是,队员们重新整理证据材料,将张家兵的工伤事实、家庭困境等情况详细罗列,多次与大鹏分局沟通协调,从法律、情理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024年9月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当地社保局待遇科负责人告知,经过会议研究并报上级机关同意,考虑到本案申请人张家兵情况特殊,且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为最大化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决定使用直接支付。
这一决定,让张家兵一家看到了希望,也让所有参与此案的工作人员无比欣慰。
司法温度重启新生
2025年2月,张家兵终于收到了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大鹏分局的办结文书。文中写道,先行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及生活护理费共计47.6万元,并从2025年1月开始每月发放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
这一刻,张家兵等待十年。
“钱到账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十年,我都快绝望了,要不是你们一直帮我,我真不知怎么办。”当银行短信提示第一笔9万多元赔偿款到账的那一刻,张家兵激动得热泪盈眶,双手颤抖地拨通了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的电话,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迟到了十年的赔偿款,对张家兵一家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有了这笔钱,张家兵可以安心进行康复治疗,购买更好的康复设备,努力提高生活质量;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老人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家庭重新充满生机和希望。
为了表达对云阳县人民检察院驻龙洞镇朝阳村工作队的感激之情,张家兵特意请人制作了一面锦旗。“你们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是你们用行动让我相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张家兵说,他拄着拐杖,在村干部的陪伴下,将这面锦旗送到工作队手中时,现场气氛十分感人。
驻村工作队这一暖心行动,不仅解决了张家兵个人的赔偿问题,更在当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这起案件,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到了法律的力量和司法救助的温暖,增强了他们依法维权的意识和信心。同时,也为其他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为乡村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云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它彰显了检察机关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驻村工作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民办实事的坚定决心和能力。”
云阳县人民检察院驻龙洞镇朝阳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关注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用法律武器为村民保驾护航,用温暖的关怀传递司法温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贡献更多检察力量,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在法治阳光下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编辑:古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