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官秀镇专栏|城市精神说弘扬

作者:官秀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24 16:59:11

人无精神不立,城无精神不兴。重庆市正式宣布“坚韧、忠勇、开放、争先”为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以来,巴渝大地掀起了学习、推介重庆城市精神的热潮。社会各界纷纷阐释“八字”内涵,强调其意义和作用。在这如春潮涌动的学习热潮中,笔者不揣浅陋,也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精神”已出,弘扬为要。提炼城市精神之初心、目的,不是图虚名,也不为赶时髦,而是为了传承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基因、浓烈的人文风骨,让今人汲取奋进力量,进而建设新时代之新重庆。为此,笔者认为,“精神”已出,当下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传承、弘扬重庆城市精神,把“精神”化为动力,推动新重庆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内化于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重庆城市精神来自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的历史,它彰显了重庆文化,顺应了时代要求。如何把重庆城市精神根植于全市人民心中,融入当今重庆人的血脉,是弘扬重庆精神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宣传中,要在“细”和“实”上下功夫。比如,可以在农村庭院定期开展重庆城市精神“大家谈”“院坝会”主题活动,并兴办“板报”,绘制重庆城市精神标语画作,让群众抬眼就能看到重庆城市精神“八字”,让城市精神浸润人们的“心灵土壤”。另外,可以通过开展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各种活动,帮助人们加深对城市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日久天长,重庆城市精神就会融入重庆人的血脉,进一步化作重庆人的品格。

外化于形。这是更主要的一项工作。精神是一种抽象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或活动来传播和体现。也就是说,把重庆城市精神落到实处,让城市精神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需要载体。举个例子来说,重庆“背篓专线”为何“出圈”?这是因为“背篓专线”这一载体体现了有关部门对百姓的“温度”,这也是对重庆城市精神最具体最生动的传承和弘扬。“背篓专线”启示我们,要把重庆城市精神外化于形,创造创新各种载体不可或缺,如开展能够体现重庆城市精神的“最美重庆人”“劳动模范”“感动人物”等评选表彰活动,树榜样、立标杆,引领全社会传承、践行重庆城市精神,激发奋进的不竭动力。

城市精神来自人民,也要回归人民。让重庆城市精神落地落实,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有力有效的举措,更需每个市民把“坚韧、忠勇、开放、争先”融入血液,化作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日常行动。

编辑:汪佳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