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作者:武警察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25 20:40:14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要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热情投入在基层、把汗水挥洒在基层、把价值体现在基层。要不断完善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等组织架构,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集中攻坚,扩大党在基层各类组织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的制度机制,增强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功能。要深化党建联建,推动单位系统耦合、资源系统整合,实现资源互补,形成组织共建、服务共推、多方协同的联建格局,促进治理有效、促进社会安宁。
把党的组织优势巩固在基层。基层一线事务繁杂,基层治理任务繁重,必须全面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好组织生活各项制度落实,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从严管理监督党员,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形成基层治理合力。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要拓宽基层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提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把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在基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须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要坚持问题导向,经常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精准掌握政策落实中的“堵点”、民生领域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在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感受到基层治理的实惠。要运用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逐步形成完善的便民服务体系,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服务。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水平,把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使矛盾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进一步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把更多资源、管理和服务下沉到基层,完善组织动员、快速响应、激励保障等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