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解码两会“民生密码”:绣出春天里的幸福

作者:洪天皓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27 15:15:15

3月11日下午,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闭幕。从网民留言里的“微心愿”到政策清单中的“大图景”,从代表履职的“好声音”到基层实践的“新图景”,“民生保障”成为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深刻反映了民众对于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的迫切愿望以及对民生保障措施加强的深切期盼。“民生”这两字也如春天破土而出的新芽,在代表委员的议案建议中茁壮成长,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安排中舒展枝叶,民生保障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争做“绣花针”,穿针引线织就民生“锦绣图”。翻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些看似平凡的民生小事格外引人注目: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健全低保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拓展救助对象范围;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桩桩件件关乎百姓冷暖,事事处处连着万家灯火。新的一年里,“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等民生工作安排犹如绣花针般穿引上下,传递出可感可及的政策温度。作为党员干部,要主动从两会精神中找准方向指引,以民生项目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手段,将城乡供水一体化、重点水源工程等项目置于阳光下运行,将惠民爱民的庄严承诺变成百姓身边的幸福图景。

争当“及时雨”,甘霖润土滋润万家心田。代表建议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联系群众的“直通车”。全国政协委员张凤宝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提出建立“一站式”调解中心;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为留守妇女发声,呼吁“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这些建议的背后,是代表们走街串巷的调研、夜以继日思考。党员干部更需如及时雨般敏锐,在田间地头倾听种植户的农技渴求,在社区巷尾收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呼声。正如湖南永州新田县的“党群议事亭”,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成为改革的“发力点”,让政策的温度直达民心。

紧握“接力棒”,接续奋斗跑赢时代赛程。从地方两会的“民生礼包”到基层实践的创新探索,民生改善的接力棒正在传递。天津推进19个城中村改造,让“老房子”焕发新生机;重庆不断健全“公共+市场”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升级“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打造区域性行业性零工市场;云南推广“幸福里”就业模式,让“微工厂”成为增收新引擎。党员干部当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把民生实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本职岗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要直面多元化群众诉求,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清单”,让“民生答卷”写满群众的“满意笑脸”。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水利局)

编辑:周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