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琴专栏丨春雨里的旧时光
作者:陈德琴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3-28 09:18:15“沾雨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绵绵春雨如丝般飘洒,浸润着城市乡间的角落,在雨篷上敲打出嘀嗒的韵律,仿佛奏响了一曲春雨追逐嬉戏的欢歌。
春雨是欢快的、顽皮的。抛却冬日的寒凉,春雨带着丝丝暖意造访田间地头。盛放的油菜花、李花、桃花、梨花,在春雨的沐浴下,显得格外水灵。晶莹的水珠点缀在花瓣和枝头,与李花白、菜花黄、桃花红相映成趣,仿佛五彩的珍珠,熠熠生辉。
小时候,仲春时节,我和小伙伴们便已迫不及待脱下厚厚的棉裤,光着白胖胖的小脚丫,穿行在麦地或油菜田的垄沟里割草。春雨淅淅沥沥地下,泥土被泡得松松软软,一脚踩下去,新鲜的、软软的稀泥从趾缝间“噗嗤噗嗤”地往外冒,脚底是春的寒凉和稀泥带来的酥痒。说来也怪,那时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似乎不怕冷。踩在稀泥里,不但不冷,还有一股让人欢欣不已的新鲜悸动。光脚丫在稀泥里踩个不停,越踩越有劲儿,一会儿就暖烘烘的了。现在想来,就是这些温暖、细小的琐事,在时间的缝隙中,慢慢渗透进我们的血液和记忆,构成我们多年后称之为乡愁的东西。
割草是我们必做的活计。我们钻入油菜田、麦地的垄沟,或者荒草坡地,那些沾着晶亮春雨的青草格外嫩绿,散发出春天特有的清香气息。用镰刀割可,不用镰刀亦可,只需一会儿,背篼里便扎扎实实地装满了一篼青草。头发湿啦,裤腿湿啦,没关系,抬起手臂抹一把脸上的雨水或汗水,新鲜的泥土擦在脸上,芬芳的花瓣沾在湿漉漉的发丝上,我们背起草背篼,快快活活地回家去。与伙伴们结队路过村头的李子林时,调皮地故意拽住垂落的枝条,一摇,再一摇,密集如豆的雨点哗哗哗地滚落下来,落在小伙伴们的头上、脖子里、草背篼上,凉飕飕的。小伙伴们“抱头鼠窜”,哈哈大笑。青春无邪的笑声伴随着绵绵的春雨,浸染在我们美好少年的时光深处,历久弥新。
父亲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赶着水牛正在水田里犁田。左手执犁,右手握鞭,“嘘对——嘘对——”地吆喝着水牛。沉默一冬的泥土在锃亮的犁铧下,瓦楞一样齐整整地覆盖在田野里。春雨飘洒在父亲微驮的背上,也洒在水牛肥滚滚的背脊上,散发出淡淡的热气,一丝丝,一缕缕,那是农人和牲畜辛勤的汗水对春雨最美的唱和。
父亲说,“春雨贵如油”,如若不抢抓节气和雨水,不做好春播春种的各项工作,一年的收成就会无疾而终。在水牛停歇的间隙或收工之时,我们都要为水牛奉上一大篼青草。牛儿抖抖身上的雨水,甩几下响鼻,便美滋滋地享用经了春雨滋润的青草。
在春雨的哺育下,大地绿了,远山翠了。骑在牛背上的山里娃,摘取两片豆荚,放在嘴边,吹出欢乐的牧歌。春雨淅沥,干涸了一冬的小溪重新奏起叮叮咚咚的乐章,静谧的山林和村庄又喧腾起人间的生机与活力。
春雨是大地的补给,是动植物的养料,是淳朴农人的美好希望。那些春雨中的旧时光,如同泛黄的老照片,永远定格在记忆的相册里。
编辑:李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