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新桥医院启动脑卒中康复训练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招募20名卒中患者“颈部植入电极+打麻将、玩游戏、做运动”

作者:曾理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01 10:46:14

为脑卒中患者实施颈部电极植入手术,再结合一系列康复训练,助其恢复因卒中并发症发生偏瘫的上肢功能,从而实现生活自理的目标。近日,全国首个“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慢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式启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作为该项目单位之一,现面向社会招募20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新桥医院疼痛康复医学科主任刘勇教授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约70%的幸存者会遗留肢体偏瘫问题,其中上肢功能障碍尤为棘手。传统康复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许多患者长期面临生活无法自理的困境。

此次启动的这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联合全国十余家顶级三甲医院开展,旨在通过前沿神经调控技术与精准康复训练的协同作用,为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开辟全新治疗路径。该治疗方法在国外临床已得到运用验证。

“迷走神经是连接大脑与内脏的‘信息高速公路’,我们通过微创手术在患者颈部植入微型神经刺激器,以特定频率的电脉冲持续激活迷走神经。”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春青教授介绍说。

专家介绍,这种精准调控能显著增强大脑可塑性,帮助重建受损的上肢运动神经通路。有统计数据显示,实施VNS手术、术后联合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上肢抓握力平均提升40%,关节活动范围扩大35%。

刘勇教授介绍说:“传统康复治疗往往面临疗效瓶颈,尤其对超过半年病程的慢性期患者。而VNS技术突破了这一限制,通过电刺激重塑神经通路后,我们的康复训练能更高效地转化为实际功能。”

据了解,临床试验将采用国际通用的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评分系统)评估上肢功能,结合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追踪神经可塑性变化。在康复训练中,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包括镜像疗法、功能性电刺激和任务导向训练等。患者会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打麻将、玩游戏、做运动等等精准康复训练动作,在VNS激活大脑运动皮层时,同步进行的针对性训练能强化神经重塑效果。

刘勇教授介绍,此次招募的患者入选标准包括:年龄22至79岁,卒中发病超过8个月,且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分期≤IV期,无严重心脏或神经系统禁忌症。他强调说:“黄金6个月康复期内未达预期效果的患者,以及病程超过9个月处于平台期的患者,均可通过该项目获得新希望。而且成功入组者将免除VNS手术治疗费用,并可获得全程康复指导,有意者可前往新桥医院疼痛康复医学科门诊咨询。”

编辑:罗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