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执笔”镌刻作风建设“遒劲刻度”

作者:蒋毅 丁露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03 16:22:15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再次彰显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的历史担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丰碑,更是党员干部必须永续传承的政治基因。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执笔”在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长卷上落下“遒劲刻度”。

执“政治之笔”破立并举,在激浊扬清中校准“忠诚刻度”。作风建设本质上是政治能力的淬炼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使命,必须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从延安时期传承的“只见公仆不见官”优良作风,到新时代“四不两直”调研方式的制度化实践,党的作风建设始终贯穿“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深植“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清醒认知,从百年党史中的纪律建设传统中汲取精神养分;更要锤炼“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政治敏锐,在政商交往、项目审批等关键领域建立“亲清关系负面清单”,明确行为边界。当以“破”的魄力斩断电子红包、快递收礼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以“立”的定力建立“学查改”闭环机制,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执“初心之笔”删繁就简,在减负增效中标注“惠民刻度”。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落脚于为民造福的成色。从“基层减负年”的制度创新,到“马上就办”的效能革命,党始终把纠治“四风”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结合。面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隐形变异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当站稳“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根本立场,始终将群众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让群众满意成为“第一标准”,既要坚决破除“文山会海”的路径依赖,依托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动态评估机制,推动行政资源向民生一线倾斜;更要主动拆除“痕迹管理”的思维藩篱,把填表格、拍照片的时间转化为走村入户、排忧解难的实干担当,让减负成果切实转化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的民生实效,把“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要求转化为“轻装简行惠民生”的生动实践。

执“制度之笔”固本培元,在建章立制中锚定“长治刻度”。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启作风建设新篇章,到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机制,党始终以“制度治党”的智慧深化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制度约束转化为行动自觉,以“子帅以正”的政治担当推动“制度带电”的刚性落地。要深研制度精髓,将作风建设常态化教育“学在日常、严在经常、改在平常”,让《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内化为“思想标尺”,严格遵循“能”与“不能”的界限,让制度规范成为日常行为的“红绿灯”,把“不想腐”的自觉转化为“慎独慎微”的修养,让“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成为行动标签,实现作风建设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认同”的深层蜕变,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编辑:张雨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