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潮涌平湖千帆竞 ——重庆万州以“十大行动”为笔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应凤林 郭江美

文章来源: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4-08 08:44:13

长江浩荡,平湖潋滟。万州如巨轮击水,于时代浪潮中奋楫扬帆,破浪前行。

使命在肩,蓝图如炬。万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市委赋予万州的“三个定位”新使命和争做“七个排头兵”新要求,锚定“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以“十大行动”攻坚突破,加快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

今年开年,发展脉搏强劲跃动:1至2月,工业引擎轰鸣,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25.37亿元、同比增长12.1%;投资巨轮稳进,固定资产投资攀升8.4%;消费春潮涌动,限上社零总额激增13.5%。三项增速全线领跑全市,企业生产、市场活力、投资动能“三箭齐发”,托举经济向上向好。

当新田港的万吨货轮鸣响汽笛,长江之星商业综合体的霓虹点亮消费新图景,滨江公园的游园绿道蜿蜒成幸福曲线,一曲产业跃迁、消费升级、城乡共荣的高质量发展交响乐,正在三峡腹地磅礴奏响。

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中的硬核突围

走进重庆市九龙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4条氧化铝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我们去年完成产值166亿元,各项指标创下新高。”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不只九龙万博,金龙铜管集团去年在万工业产值也达到167亿元,呈现出两大百亿级企业齐头并进的喜人景象。

在两条“百亿龙”的引领带动下,万州规上工业产值连续46个月保持10%以上增长,2024年工业投资、工业税收分别增长15%、17.8%,先进材料集群跨上300亿元台阶,建成投用全球单体最大金属镓生产基地。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令人瞩目。走进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车间内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场景让人耳目一新。宏大的焊接车间内,按照主线两侧带羽翼模式排布多条焊接生产线,采用自动辊床传输大循环输送方式,实现了白车身焊接、装调的自动化。

焊接机器人、涂装机器人分布在每条生产线上,耀眼的焊花中,通过机器换人,节约了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率。

“先后投资1.5亿元打造焊接、涂装等五条智能生产线。”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汽车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不仅实现了力度空前的降本增效,而且产品质量更加优良、稳定可靠。

这样的蜕变正在全区上演:1—2月,全区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0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3.2%,规上数字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77.9%,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持续壮大。

产业升级的浪潮同样席卷田野乡间。甘宁镇永胜村的物联网系统正实时监测着上千亩柑橘园,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让节水节肥与优质果率提升同步实现。当一箱箱三峡柑橘通过"线上销售+产地直采"走向全国时,三峡的果农真切感受到,数字农业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致富的希望。

消费升级: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活力迸发

春日暖阳下,长江之星商业综合体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装修。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主体架构已基本完工,部分入驻商家开始进场装修,一座崭新的城市商业地标雏形显露。

作为万州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载体,长江之星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约6万平方米的沉浸式购物中心和约15万平方米的超高甲级写字楼。项目以“24H经济、首店效应、文化场景、跨界体验、美学生活”为核心,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趣味性的消费新体验。未来,这里将成为万州商业新名片,进一步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长江之星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是万州持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供给的缩影。今年以来,万州消费市场“热辣滚烫”:平湖旅游区、天生城文旅街区焕新升级,半山经济、桥下空间等新业态蓬勃涌现,以旧换新、展会促销等活动如火如荼。

统计显示,1—2月,全区3C数码、家电以旧换新交易达2.6万笔,发放消费直补1496万元,拉动消费近9000万元;举办促销活动14场、展会8场,实现销售额超25亿元;文旅消费券发放300万元,带动消费约1亿元。全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15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高于全市10.6个百分点。

消费升温的同时,万州服务业也呈现强劲势头。1—2月,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9%、13.4%、21%、17.2%,增速均大幅领先全市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18.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7%,增速高于全市39.3个百分点。此外,交通物流优势进一步凸显,铁水联运物流通道作业量同比增长39.1%,“蓉万”“达万”“西万”三条特色联运通道货运量增长26.4%,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从长江之星商业综合体的加速崛起,到消费市场的全面开花,万州正以创新业态和优质供给,书写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精彩篇章。

城乡共美:山水人城里的幸福交响

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始终是人的获得感。在北滨公园,市民王女士带着孩子奔跑的身影,与昔日破旧码头的记忆重叠——以25公里滨江环湖生态为基础,打造两岸“十六景”,让“一江两岸”成为万州人的“城市客厅”。

这样的蜕变同样发生在95个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里,一部部新装的电梯、一条条崭新的青石板路、一条条各具特色的老街小巷,托起3.1万户居民的幸福生活。

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2024年,白羊镇17个村集体总经营性收入达到1501.8万元,村均收入达到88.34万元,增收的背后是白羊镇创新成立强村公司的创新实践。在全区,这样的强村公司共有6家,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的村实现全覆盖、超100万元的村达30%,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

民生改善的篇章在“一老一小”群体中续写。制定全国首个敬老院公建民营管理规范。综合考虑人口、交通等因素,探索托幼一体化、用人单位办、社区办等模式,规划布设托育点位200余个,加快打造城市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以多元化发展拓宽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全日托、计时托等个性化需求。目前,全区建成托育机构151家,现有在运营托位6081个,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9个。

平湖潮涌千帆竞,万州奋楫正当时。站在GDP突破1200亿元的新起点,“十大行动”正推动这座江城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从产业升级到城市焕新,从民生改善到乡村振兴,万州昂首前行,在这幅平湖新画卷上,创新与实干正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编辑:王诗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