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国专栏|装在胃里的故乡
作者:高卫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09 10:30:15南瓜长相喜庆,胖墩墩、圆鼓鼓的,因为像极了种麦子之后压地用的石头墩子,乡亲们亲切地称之为“墩子南瓜”。另有一种长条形中间略弯的南瓜,外形像是早年间庄户人家用的枕头,也有的南瓜中间弯度稍大,长成两个半圆的弧,倒像是一个套车时用到的牛轭。
瓜田里,从长相上看,和南瓜相近的是冬瓜,冬瓜也是个头较大外形粗笨。我记得《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是劝人弃恶从善的,“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东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南瓜比冬瓜更容易成活,在空院落的墙根撒下几粒种子,南瓜也能发芽生长,随便给些水肥,瓜秧就能将墙根下的小片菜地覆盖。南瓜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根藤蔓可以绵延十余丈,而且节节有根,近地即着。它的叶片状如蜀葵,大若荷叶,开的花是喇叭状的黄花,也是蟋蟀和蝈蝈最喜欢的美食。
不同时期的南瓜都是美味,因为南瓜可食的时间较长,能够从一掐一股水的青绿嫩南瓜吃到颜色金黄皮老肉厚的老南瓜。嫩南瓜切丝清炒或者切片搭配几个红辣椒,做出来都很好吃。清炒南瓜清心养眼,瓜味儿中间自带浓醇的香味儿。
嫩南瓜用厨房刨丝器擦丝后,在老笼布里沥水,再用盐和十三香调味儿卷成菜蟒,然后在地锅里慢火蒸熟,出锅之后将一条菜蟒从中间掰开,手拿一半蘸着蒜汁吃,清爽利口,是我进入城市生活后时常怀念的美味。
南瓜可以与玉米糁、小米混合着煮。煮熟后,粥香混着瓜香,特别诱人,此时南瓜早已经软烂香甜,粥自然就成了美味。这样一碗粥下肚,顿觉五体通泰、神清气爽,庄户人家的心头飘过了满满的知足感。
老南瓜适合蒸着吃,将老南瓜切成块儿上锅蒸,无需任何佐料,出锅即可食用。金黄的颜色丝缕水润、夺人眼球,入口温润软甜。
据《本草纲目》记载,南瓜“气味甘温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南瓜子也可以吃,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后吃。祖母总是在炒南瓜时将取出的南瓜子清洗后收集到一个高粱杆编成的锅盖上,均匀摊开后拿到平房上晾晒,晒干以后我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炒南瓜子了。炒瓜子时炒锅里一定要放两捧沙子,否则瓜子容易炒糊,那味道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老一辈人对南瓜和红薯更是一往情深,物质不够丰裕的年代,在缺粮的时候,南瓜和红薯都曾经是救急的首选之物。
母亲来城里住的时候,南瓜在餐桌上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多了:炒南瓜、蒸南瓜、南瓜玉米粥、南瓜红米饭。母亲指着外形并不美观的南瓜说:“我们小时候吃不饱饭,可不就是这个土里土气的东西养活了我们吗?”听母亲念叨的次数多了,我对南瓜的感情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我的故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一个人的故乡,在他的锅里。”实际上再向前延伸一下,这句谚语可以表述为:“一个人的故乡,装在他的胃里。”人的胃和牙齿都是有记忆的,我们总是喜欢吃带有家乡风味的食物,而且久吃不厌。
母亲的话和家乡这句谚语教给我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那就是每个人的胃里既住着一个心心念念的故乡,也住着早年间的的那些过往。
编辑:刘泳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