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酉阳之变|生态:大美山水成为富民“绿色银行”

作者:冉川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0 10:09:11

image.png

统筹开展国土绿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综合治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森林质量提升等重大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28.7万亩,新增国家储备林11.1万亩,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3天,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县……

2023年8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美丽重庆建设大会上指出,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标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市域范例,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重庆力量。

近年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市委书记袁家军对酉阳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美丽重庆建设大会部署,持续打好生态牌,高水平打造美丽重庆先行地,迭代升级“九治”等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严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一幅城乡绿色发展的新画卷正缓缓展开。

空气质量连续七年全市领跑

image.png

“我们这里污水管网漏水了,希望你们能尽快来处理一下。”2024年6月4日夜里,一通来自龙潭镇的举报电话让县生态环境局的干部神经紧绷。

“污水不及时处理就会流入眉舒河,必须马上行动!”尽管时针指向凌晨1点,但县生态环境局没有半点迟疑,立刻组织工作人员驱车赶赴现场核实处置。经过核实,工作人员确认龙潭镇白风溪污水管网出现断裂,部分生活污水出现直排。情况紧急,相关部门与龙潭镇共同研判风险、制定措施,连夜展开抢险处置,最终成功化解污染风险。

“凌晨的应急响应不是终点,而是新治理模式的起点。”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污染治理,酉阳正不断创新构建应急响应机制,持续推动污染防治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变,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的系统性变革。

近年来,酉阳迭代升级“九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城乡黑臭水体“清零”行动和秋冬季“治气”攻坚提升行动,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不断推动污染防范治理取得实效。数据显示,聚焦治污攻坚,酉阳实施“治气”攻坚、县城燃煤整治等专项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在360天左右,连续七年全市领跑;乌江、阿蓬江、酉水河等5条主要次级河流断面水质保持Ⅱ类,5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深入推进“药肥双减”,2024年新增化肥减量示范区20个1.7万亩;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创建“无废细胞”28个;着力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处置,完成天雄锰业尾矿库和万泰、湘台、海北锰业渣场综合整治,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生态修复让“鸡窝地”变“聚宝盆”

image.png

酉阳5173平方公里辖区面积中,约有14%的土地呈石漠化、半石漠化状态。不过,随着生态修复立体化推进,石漠化地区正逐渐焕发新生,钟多街道钟坨村就上演了一幕“鸡窝地”变“聚宝盆”的变形记。

改变从种树开始。“80后”刘江华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针对石漠化区域特点,引进了生态修复能力强、成活率高的毛桃系列的脆桃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大力推行“深耕+生物有机肥+复合肥”模式,把昔日的“鸡窝地”改造成了沃土。截至目前,通过大户带动,钟坨村已发展脆桃300多亩,亩产超过1500公斤,亩产值高达1.5万元。

通过生态修复重构生态环境,还提高了流域水环境质量。10年前,苍岭镇大河口村,澄江似练的江面上,数千平方米的网箱铺满江面,不时飘来黄色泡沫和白色垃圾,令人忧心。“水质的变化,村民都瞧在眼里,也一度纠结过,但养鱼收入可观,又硬着头皮养殖了几年。”苍岭镇大河口村村民杨翠平回忆说,庆幸的是家门口的变化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时踩下了网箱养鱼的“刹车”。

10年后,渔民上岸,网箱拆除,绿水青山得以重塑,大河口村也迎来新生。“如今好风光为我们带来了‘好钱景’,经营好的时候一年收入有10多万元呢。”杨翠平笑着说,从网箱养鱼转型发展农家乐,始终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虽然现在一年的收入没有过去丰厚,但这钱挣得心安理得,也更可持续。

如今,经过生态立体修复,酉阳累计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面积7.9万公顷,划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26个;统筹开展国土绿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综合治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森林质量提升等重大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28.7万亩,矿山生态修复19.2公顷。此外,开展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生态价值转换激活“绿色银行”

image.png

酉阳森林覆盖率达64.5%,有2个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获得了“中国著名原生态旅游胜地”“中国气候旅游县”“中国天然氧吧”等诸多美誉。

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立足生态优势,酉阳聚焦国储林建设推动绿色转型。初春的麻旺镇清香村,一片杂木林中,几名村民手持油锯、镰刀等工具,分组协作开展间伐、割灌作业。“清香村是国家储备林项目2024年营造林工程示范点,正通过因地制宜补植鹅掌楸、杉木等适生树种,致力于全方位提高森林质量,为打造高质量国家储备林奠定坚实基础。”重庆今山银山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冉川东介绍,该公司已完成30万亩国家储备林收储,覆盖全县近200个村。

国储林收储如火如荼,造林碳汇交易也在全市率先破题。2024年4月,经北京绿色交易所审核认定,由今山银山林业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重庆首个CCER造林碳汇项目在北京绿交所开户成功,标志着重庆市CCER造林碳汇交易迈出了坚实步伐。“该项目第一个计入期为2020年9月23日—2040年9月22日。经过测算,在20年计入期内,预计可产生138.68万吨温室气体减排量,年均减排量约为6.03万吨。”今山银山林业有限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白文佳介绍,通过碳汇开发对酉阳林业资源生态价值进行再挖掘,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同时,赋予其额外的增汇效益,真正实现青山变“金山”。

从国储林建设到碳汇交易,一场由生态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的实践,正不断重塑酉阳的发展逻辑。数据显示,经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酉阳建设碳汇林10万亩,新增国家储备林11.1万亩,带动林农增收2554万元;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全县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2.06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0.76万千瓦;全力推动建设6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22.7万千瓦。

事实上,通过生态赋能塑造发展优势,酉阳绿色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广。接下来,酉阳将进一步规范发展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持续实施造林碳汇项目,搭建生态产品数字化平台,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酉阳样本”

image.png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主要污染物“十四五”总量减排任务提前完成;21个乡镇创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酉水河建成市级幸福河湖;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县,龙潭镇获评美丽中国·深呼吸乡镇名单……2024年,酉阳突出生态本底助转型,美丽酉阳成色更足。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道时代必答题?“从‘污染防治攻坚’到‘生态价值转换’,酉阳持续打好生态牌,高水平打造美丽重庆先行地,生态治理的‘乘数效应’正不断凸显。”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聚焦制度集成、机制创新全面发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推动酉阳高质量发展,让美丽酉阳渐行渐近、实至名归。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开展城乡黑臭水体“清零”行动,加快建成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开展秋冬季“治气”攻坚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燃煤整治,强化城市扬尘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实施典型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垃圾分类治理,深化建筑垃圾专项整治。

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保障“三江四盖、八自然保护地”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国土绿化和“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工作。优化城区绿色空间布局,开展“增绿添园”行动。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要水域“十年禁渔”政策,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开展“绿盾”行动,强化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深入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三水共治”。

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地。持续打造“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拳头产品,推动壮大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探索GEP核算和“两山”银行运营模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高标准推进国有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持续推进横向生态补偿价值转换变现,稳步拓展排污权、用水权等市场交易。

扎实推进治理系统重塑。推进乌江、酉水河、龙潭河等跨界河流联防联治,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常态化开展日常督查、暗查暗访,督促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统筹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暗访警示片反馈问题和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行动,加快构建数字生态环保体系,常态化开展数据治理。

酉阳的实践证明,保护与发展不是单选题,而是需要精密设计的方程式;生态文明建设也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技术创新、制度重构、价值重估的“系统革命”。未来,期待酉阳这片土地上书写出更多生态文明建设“酉阳样本”。

编辑:胡梦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