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北碚柳荫镇:绿水青山“变现”记

2024年吸引研学团队700余个,增收600余万元

作者:邝山山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0 11:48:15

春日里,亲子研学热度持续升温。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的多个景点和研学基地迎来一批又一批研学团队,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和机遇。

世外桃源焕新颜: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活力

4月8日,记者走进柳荫镇东升村,一栋栋民房有序地坐落在农田边、青山下、水渠旁,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小丰年”研学基地里,领队老师带着成群结队的幼儿园小朋友前往任务场地。大约1公里的路程中,小朋友们在领队老师的科普下,认识了黄金菊、油菜花等植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我们镇上只有乡村研学,何谈发展研学产业?要让研学产业真正活起来,要为它带来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存量’。”柳荫镇宣传委员万旭介绍,近年来,柳荫镇依托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做大艺术研学、农耕文化、民俗体验等传统优势研学基地的同时,积极引入地质科考、国防教育等新的研学基地。

柳荫镇麻柳河村的平安课堂特训营课程以“PBL任务体验型学习”为设计理念,设置了禁毒课堂、应急救护知识、福尔摩斯探案、激光射击打靶等课程,让学生以角色式、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等形式参与到课程之中。

“这既是一次军事知识之旅,也是一次心灵教育之旅。活动结束回家后,孩子很兴奋地跟我们分享了研学中的点滴,说收获特别大。”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家长周先生说。

五指成拳聚合力:

联动构建研学生态圈

在柳荫艺库,参与研学活动的儿童收集了不同的树叶、花朵和果实,为植物拓印做好了准备。在四川美术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大家进行着敲打植物原料、植物拓印上色等步骤,做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植物拓印作品。

柳荫艺库由一处废弃粮站改建而来,作为被“唤醒”的资源,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蝶变,实现了粮站从物质层面的粮食供应,向精神层面的艺术滋养的功能蜕变。

近年来,柳荫镇依托资源禀赋,积极对接学校、社会资源,打造东堂、小丰年、平安课堂特训营、天眼洞、柳荫艺库5大研学基地,抓住了发展机遇。

“在研学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各自为政导致资源内耗、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于是我们结合5大研学基地的特点,打造了人文和美线、红日东升线、产业兴旺线3条研学主题线路。”万旭介绍。去年,柳荫镇共接待各类研学团队700余个,综合收入超600万元。

从“过路经济”到“留量经济”,柳荫镇的实践印证了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激活内生动力。当农耕文明遇见国防教育,当地质奇观碰撞艺术传承,这座小镇正以研学为笔,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产教融合的共富答卷。

编辑:吴曼祯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