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涂启智专栏|街头早餐

作者:涂启智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1 07:30:00

undefined

小区门外有一条五百多米长的巷子,七八家早餐店镶嵌其中。我上班要穿过这条巷子,就像一条鱼穿过熟悉的河流。日子久了,它仿佛老朋友般亲切温馨。

云吞面、肠粉、紫金八刀汤、沙县小吃、桂林米粉,包子、油条、豆浆……这条巷子南北荟萃,一应俱全

周末,女儿带她妈妈和我去品尝八刀汤。案板上依次摆放新鲜猪肉、猪肝、猪心、猪腰等食材,眼看面容和善、白净微胖的店主低头现切、现煮。那认真投入的样子,就像给家人亲朋准备早餐。呈“一”字摆开的六个燃气灶吐出蓝色火苗,六个古朴的陶盆炖锅“咕嘟嘟”冒着热气。不过十多平方米的店铺,明亮清爽,香气四溢。

等待中,我早已味蕾生津、馋涎欲滴。十多分钟后,八刀汤和米粉端到面前。汤,浓郁清香;肉,醇厚爽脆。一大海碗,我连汤带水吃个精光,舒服得很。起初我还嫌价钱贵,此时方知物有所值。

图片

巷子里除了早餐店之外,还有路边摊。十三四家小吃摊,错落有致分布于巷道两旁,与小吃店相互辉映,构成街头早餐风景线。几乎每个摊位前,都围满男女食客,每次经过这条巷子,我都情不自禁放慢脚步,静静感受它的烟火气。早餐店顾客,多半是附近小区居民,他们从容落座,悠闲享受早餐时光。

趁顾客逐渐散去,我与摊主廖师傅攀谈。谈话中得知,廖师傅老家是河南南阳,夫妻二人在深圳打拼,女儿在老家上高中,儿子上大学。南阳与襄阳接壤,因此方言相近。得知我与他是“半个老乡”,廖师傅放下拘谨,打开了话匣子。

廖师傅街头摆小吃摊十多年,专营早餐。每天凌晨五点,他准时起床,蒸几笼肉包菜包,煮一锅皮蛋瘦肉粥,炒几样时令蔬菜,加一盘咸菜,分装妥当后,再带上其他需要现做的食材,推着三轮车,来到巷口,等候顾客光临。廖师傅从不吆喝,但生意很好。每天上午八点半之前,所有食物均销售一空。廖师傅说:“摆小吃摊,虽然早晨像打仗一样紧张,但一月能挣六千多元。而且一天中其他时间自由,可以抽空做点儿手工。两项相加,每月挣八千到一万元不成问题。”

路边摊食客,大多是附近工厂工人,他们往往打包带走。两个穿着银灰色厂服的女工,买好早餐,走到巷子拐角处,站在一棵粗壮的香樟树下,边吃边小声交谈,脸上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很快,她们将空空如也的一次性饭盒装入方便袋,扎紧袋口,放入路边垃圾桶,转身疾走。

在早餐摊位短暂逗留的人们,身体获得了能量,也有了精神,迎着朝阳,向四面八方分流,走向新的一天,奔向新的希望……街头早餐,像城市光景的记录簿,书写着生活故事和个体记忆,也像都市经济的晴雨表,折射着时代影像。

编辑:王诗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