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物见·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现场⑥龙泉向未来,文化促振兴

作者:熊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4 08:30:00

编者按:

2023年6月,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帮扶集团各成员单位向开州区派出第二轮驻村第一书记,踏上乡村这个广阔天地。近两年来,各位驻村第一书记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上勤于谋划、勇于实践,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切实成效。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组织部、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帮扶集团驻镇工作队、重庆市开州区融媒体中心特策划推出“物见·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现场”系列报道,通过相关工作物件见证的方式,讲述驻村第一书记用心用情、献智献力的生动故事。

本期人物: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开州区铁桥镇龙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宋瑞

【物件讲述:这一本红彤彤的荣誉证书,是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开州区铁桥镇龙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宋瑞组织村民共同创作的村歌《山水绽放的家园》,在参加“2023年中国村歌大赛”大区赛获得“西部大区赛十佳”的荣誉证书。

微信图片_20250411153600.jpg

重庆市开州区铁桥镇龙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宋瑞是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乡村振兴科科长。2023年6月,他来到铁桥镇龙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接下前任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带领党员群众奋勇拼搏,不仅让偏僻寂寥的乡村一路欢歌,还让村里的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在龙泉村次第展开。

宋瑞(右)入户走访群众  熊瑛拍摄.jpg

发展产业,筑牢致富根基

“第一次上山,我开着自己的手动挡越野车,由于坡陡路窄,根本看不到前面的路,似乎直立的车头,让我紧张得全身冒冷汗。”宋瑞说。

2023年6月2日,到龙泉村报到的第二天,宋瑞就与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唐仕林一起,到龙泉村3组考察产业。对路况不熟悉的宋瑞驾驶着越野车,如履薄冰地缓缓行驶在狭窄崎岖陡峭的乡间公路上,每次放离合都要小心翼翼,每一次换挡都分外谨慎,生怕有一个闪失。

但怕什么来什么。当行驶到一处悬崖急弯附近时,发动机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声,车速也突然慢下来。宋瑞连忙踩下离合,试图重新挂挡,但车子似乎失去了动力,既挂不上挡又刹不住车,刹车踏板软绵绵的,毫无阻力,车子缓缓地向后坠。

“我不能被这点危险和困难吓倒,更不能让这辆车阻碍我前行的步伐,即便步行我也要走到山上去。”宋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拉起手刹,同时用尽全力踩离合,重新挂上挡。车子终于在一阵剧烈抖动后停了下来,宋瑞将车子停在路边,迈着坚定步伐朝山上走去。

为了精准发展产业,宋瑞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踏遍了全村7个村民小组的每一寸土地,对其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合气象数据以及深入市场调研结果,最终锁定在龙泉村5组栽种桔梗、黄精、西洋参等中药材,在龙泉村3组栽种魔芋、花椒等经济作物。为保障产业顺利起步,宋瑞还组织村民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并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增收。

技术赋能是产业腾飞的关键。宋瑞邀请三峡中药材协会、城口县等中药材种植专家到龙泉村举办专题培训,涉及中药材选种、育苗、管护等内容,受益群众达100余人次。

产品出来了,往何处销?宋瑞又积极开拓多元渠道,借助电商平台的东风,与“美好生活”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开设了龙泉村翠冠梨特色农产品店铺。另外,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辗转各地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向市场和客户大力推销翠冠梨,直接带动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余元,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我们学校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20余万元,在龙泉村发展魔芋、花椒、黄精、桔梗等农业产业,筑牢了村民致富根基。”宋瑞说。

宋瑞(右)与村支部书记唐仕林查看花椒生长情况  熊瑛拍摄.jpg

培育人才,激发内生动力

“在人才培育上,我深度挖掘本土人才,精准对接外部人才,大大激发了内生动力。”宋瑞说,建立了乡村人才库,转化培育电商主播销售人才,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人才振兴,本土是关键。宋瑞建立了乡村人才库,采取深入走访、村民举荐等方式,将龙泉村的种植能手、养殖大户以及能工巧匠纳入到乡村人才库,并邀请万州区农科专家来村里作技术指导,为群众搭建起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被纳入乡村人才库的龙泉村6组组长王修红,将翠冠梨修剪、林下养殖技术无私传授给村民,不仅激发了村民发展种养殖业的积极性,还提高了翠冠梨产量,家禽养殖技术大大提升,为壮大龙泉村农业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宋瑞主动对接电商培训,多次选派村民参与电商主播销售的培训,在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等关键领域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该村村民苟小英积极利用资源禀赋,搭建电商平台,发展家庭式农场,拓宽了销售渠道;本土人才唐富权成功采用电商短视频带货,并用AI技术对外宣传龙泉村。

“我村本土人才唐富权通过远程与万州区农科专家联系,成功解决了我村土壤肥力保持困难、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铁桥镇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唐仕林说,得益于宋瑞对本土人才的培育,激发了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

宋瑞(中)与村支两委一起,查看中药材黄精生长情况  熊瑛拍摄.jpg

文化建设,提振文化内涵

在宋瑞的文件柜里,珍藏着一本由中国村歌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2023年,宋瑞带着参赛作品《山水绽放的家园》参加“2023中国村歌大赛”大区赛,该作品以旋律抒情优美、婉转动听,歌词形象、生动、饱满,感情细腻、真挚的特性脱颖而出,既揉进了民族元素,也蕴含着时代特征的乡村气息,赢得中国村歌大赛组委会一致好评,斩获“西部大区赛十佳”好成绩。同时,这首《山水绽放的家园》代表铁桥镇参加重庆市首届和美乡村才艺大赛(重庆村晚)开州选拔赛,获得了银奖,大大提高了铁桥镇龙泉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共筑美好的精神文化家园,宋瑞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经过多方协调、精心规划,在龙泉村新建了宽敞平坦的文化羽毛球场,搭建了露天舞台,为村民的日常锻炼、文艺演出、民俗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场所。

为唤起历史记忆,记住乡愁,宋瑞还组织专人对龙泉村村史文化资料进行挖掘整理,从古老的村规民约到先辈的奋斗故事,让村民们在追根溯源中铭记历史,对龙泉村的归属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村里的文明和谐之风愈发浓郁。

宋瑞将驻村所思所感撰写成文,以《党建促振兴、组织领发展、文化润民心、龙泉笑开颜》为题,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教育系统精准帮扶典型案例竞赛”中获得“良好”等次。该案例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强化党组织建设,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乡村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春来梨花满坡香,枝头百鸟灵通回。荷塘月夜蛙声鸣,橘子羞红心儿醉……”龙泉村3组现年74岁的罗元碧提起《山水绽放的家园》这首歌,立马就哼唱了起来。听说宋瑞下个月即将离开龙泉村回到原单位时,她的声音突然哽咽起来,紧紧握住宋瑞的手不愿松开,心中有许多不舍,这2年700多天,她与宋瑞已建立了亲如家人、无法割舍的感情。

【第一书记驻村感言:在党建引领下,文化振兴引领产业发展如甘泉,滋润村民的心田,也浸润我的内心。看着村子旧貌换新颜,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我的心中成就感满满。龙泉村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会带着这份“绿叶对根的情谊”,继续关注村子的发展,愿龙泉村的明天更加美好,愿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融媒体中心

更多阅读请点击下方链接:

物见·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现场①医者仁心慰茶山

物见·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现场②初心如磐服务乡村

物见·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现场③天子村人才振兴的“风火轮”

物见·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现场④用初心使命“点亮”乡村

物见·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现场⑤在红色土地上焕发红色生机

编辑:胡梦元 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