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民日报看重庆|重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有了“路线图”
作者:邓俐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发布时间:2025-04-14 08:46:00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重庆再次释放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劲信号。日前正式印发的《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六大战略支点构建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生态体系,标志着这座西部直辖市在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创新活力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冲锋号
近日,在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重庆艺臻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忙着调试最新研发的低空监测系统。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新锐力量,艺臻科技依托重庆空域改革政策红利,自主研发的“天眼系统”已在全国12个通航机场落地应用。“我们的技术突破直接得益于《若干措施》中的专项扶持,1000万元的研发经费让我们在核心算法攻关中轻装上阵。”艺臻科技负责人透露,公司低空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吸引3家战略投资机构洽商合作。
实时监控电机运行状态并进行故障预警,人脸识别自动开启门禁……“重庆造”智能机库门产品正成为国内低空经济市场的重要配套设备。记者从重庆美心集团了解到,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多款飞机仓库门产品,已接到来自宁波通用机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的订单,目前产值突破1600万元。
这种创新活力的迸发,源于重庆在产业布局上的前瞻性。《若干措施》明确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六大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揭榜挂帅”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突破瓶颈制约技术。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其中民营企业贡献率达63%。
政务服务的数字化蝶变
《若干措施》提出,优化“渝快办”政务服务,发布涉企高频服务事项,提高政府核发材料免提交率、表单字段预填率,让企业少交材料、少填表格。
在九龙坡区行政服务中心,“渝快办”3.0版智能终端前人流络绎不绝。一位公司负责人现场体验了企业变更登记服务:“人脸识别自动调取营业执照,系统自动生成申请表,全程不到15分钟。”这种“无感智办”的背后,是重庆持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市级层面已实现187个高频事项“零材料提交”,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小时内。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政务服务数字孪生平台,“渝快办”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矩阵。2024年平台累计办理涉企事项超200万件,平均跑动次数下降至0.3次/件,企业满意度达98.6%。
法治护航的营商新生态
在北碚区某智能装备企业生产车间,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进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这种“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执法模式,正是重庆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的生动实践。2024年全市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2%,行政处罚案件数减少28%,市场主体活跃度提升至89.2%。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重庆创新建立“重点企业品牌刑事保护名录”,2024年办理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同比上升35%,权利人满意度达95%。在司法领域,“护企兴商”专项行动已执结案件标的额超50亿元,平均执行周期缩短至45天。
《若干措施》提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建立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实行清单之外无检查。持续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集成跨部门、跨领域执法监管事项,构建更多“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场景,减少行政检查数量和频次。加强“信用+执法”综合场景建设,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排查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规范实施涉企行政强制,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若干措施》还提出,开展防范和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经济犯罪专项工作,依法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制定重点企业品牌刑事保护名录,依法打击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发布涉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执行典型案例,规范财产保全工作,防止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开展“护企兴商”涉企案件执行攻坚专项行动,保障涉企执行案件各方的合法权益。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等犯罪,精准监督涉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民事、行政诉讼案件。
要素保障的创新突破
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3000万元贷款。这只是重庆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缩影。2024年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科技保险保额达1200亿元。《若干措施》明确将设立200亿元民营经济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成长。
“我们正在探索‘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让企业拿地即开工。”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率达75%,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同时,重庆正打造“人才共享平台”,已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0万人,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智力支持。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高健表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将进一步聚焦民营企业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在破除隐性壁垒、规范行政执法、清偿拖欠账款政策直达快享等方面推出一批切口小、见效好的微改革,着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庆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着六大领域27条措施的落地见效,这座西部重镇正以改革创新之姿,书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据测算,到2027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将突破3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65%以上,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