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作风建设要时时抓、事事抓、处处抓

作者:邓烨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6 16:08:42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乎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处处如履薄冰”的敬畏心,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优良作风护航新征程,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时时以“朝乾夕惕”的清醒筑牢作风根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唯有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作风建设作为“必修课”,才能防止思想蒙尘、行动跑偏。从“八小时内”到“八小时外”,从工作圈到生活圈、社交圈,党员干部的作风表现没有“空白期”。有的干部上班时正襟危坐,下班后却放松自我,陷入“酒杯一端,原则放宽”的误区;有的在人前信誓旦旦讲廉洁,人后却对小恩小惠来者不拒。这些现象警示我们,作风建设必须全天候、常态化,容不得半点懈怠。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时刻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背离了党的宗旨,是否辜负了群众的期待。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到每一天,以“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的坚持,让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事事以“铢积寸累”的执着夯实作风保障。作风建设无小事,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群众往往从干部对待一个信访件的态度、解决一个民生问题的效率等细节中,感受作风的好坏、党的形象的优劣。比如,面对群众的咨询,是耐心细致解答,还是敷衍塞责?处理基层事务,是脚踏实地调研,还是走马观花走过场?落实政策文件,是结合实际创新举措,还是照本宣科机械执行?这些“小事”背后,体现的是宗旨意识、责任担当和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每一件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从办文办会的细节入手,从服务群众的点滴做起,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锤炼作风、彰显担当。唯有事事讲认真、处处求实效,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处处以“鉴往知来”的自觉擦亮作风明镜。作风建设需要找准坐标、树好标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焦裕禄“活着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的执着,孔繁森“远征西涯整十年,只为万家能团圆”的奉献,他们用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那些因作风问题落马的干部,无不是从放松自我要求开始,在“温水煮青蛙”中迷失了方向,最终陷入腐败泥潭。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典型为镜,时刻对照自己的言行,看看是否做到了公私分明、是否坚守了纪律底线。无论是在机关大院还是基层一线,无论是面对领导还是普通群众,都要保持作风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让优良作风在每一个场合、每一个细节中闪耀光芒。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对党员干部的作风要求也更加严格。唯有以“时时抓”的恒心、“事事抓”的细心、“处处抓”的决心,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才能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让党的作风建设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编辑:胡梦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