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要争做文化传承的“弄潮儿”
作者:傅静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7 15:04:32一百多年前,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民族深陷危亡泥沼。彼时,热血青年勇立潮头,以无畏的勇气和决绝的姿态,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青年运动,为蒙昧中的旧中国寻得一线曙光。几乎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青年知识分子笔耕不辍,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思想,努力为古老华夏文明注入新鲜血液。如今,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新起点上,面对文化传承这一宏大命题,新时代青年也正阔步前行,他们从古籍中探寻文明根脉,借助创新技术赋予文化新活力,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弄潮儿”。
从古籍考据到数字重生:新时代青年是“文明解码”的探索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籍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记忆。在新时代,青年学者们正以创新之姿,从古籍考据迈向数字重生,开展了一次次震撼人心的“文明解码”行动。北京大学的一支青年团队,凭借着对古籍的热爱与跨学科知识,运用AI技术复原《永乐大典》散佚篇章,他们将传统古籍研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泛黄书页中挖掘出被岁月尘封的智慧。《黑神话:悟空》创作团队踏访30多处古迹,获取建筑纹样数据,不再局限于书斋研究,而是深入实地,让学术考据从书斋走向田野,使古老的建筑文化在数字世界得以重生。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背后的工程师们,更是古籍数字化的有力推动者,他们不仅让珍贵的古籍文物得到有效保护,更为游戏、影视等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新时代青年们通过数字技术,将抽象的古籍内容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实现了从文字到图像、从静态到动态的范式转变。对他们而言,“解码文明基因”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使命,他们正勇立潮头,以创新为帆,以技术为桨,在中华文明的海洋里破浪前行。
从符号拼贴到精神再造:新时代青年是“文化升维”的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心备至、思考深远,曾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中,国潮产品的兴起,正是青年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的生动注脚。早期的国潮产品,多停留在对传统符号的表面挪用,龙纹、祥云、青花瓷图案等元素被简单地拼接在各类商品上,看似热闹,却难以触及文化内核,终究是昙花一现。而如今,青年创作者们已不再满足于表面文章,开始深入文化肌理。《哪吒》系列动画电影,不再仅仅展现神话故事的奇幻画面,而是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现代重构,将古老神话与当代青年的奋斗精神紧密相连,完成从视觉到精神的深度转化。李宁的“悟道”系列国潮鞋,把传统文化思想巧妙融入运动科技,让消费者在运动中感受传统智慧的力量。“故宫文具”团队把文化融入设计之中,开发出“榫卯橡皮”“灯宫笔筒”等140多种产品,实用价值与文化底蕴兼备,让古老技艺得以焕发新生。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典范。青年群体是国潮产品的消费主力军,也是国潮文化创新的先锋力量。从符号拼贴迈向精神再造,从单纯的文化表达到深度的产业融合,新时代青年始终勇挑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成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引领者。展望未来,必将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其中,凭借非凡的创造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在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中勇立潮头、引领风尚。
从圈层狂欢到文明对话:新时代青年是“文化破圈”的开拓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在新时代的文明对话中,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青年们正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的普及与传播。在吉林万科松花湖度假区,20名“95后”滑雪爱好者身着京剧、川剧等绚丽服饰,在烟花的映照下于雪道上飞驰,他们将京剧扮相与滑雪运动相结合,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巧妙融入年轻人热衷的运动场景之中。这种“场景化体验”既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次元壁,更让古老戏曲跨越年龄、地域与文化的重重差异,在全球青年群体中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全国政协委员、“95后”女孩杨钰尼在哈尼梯田创办非遗研学基地,吸引了众多欧美青年前来学习当地刺绣技艺与生态智慧,构建出“文化体验经济”的生动范例。不同肤色的青年在这里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这些极具创意的文化融合实践与文化体验创新,为全球青年搭建起了文化交流的坚实桥梁,让中华文明在互动中稳步走向世界。新时代青年以创新之姿彻底打破文化传播的传统模式,从场景、价值与体验经济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在全球舞台上生动讲述着精彩的中国故事。他们正逐步成长为中华文明传承的“弄潮儿”,凭借青春的蓬勃力量,推动着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之林绽放出新的光彩,积极助力构建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
编辑:许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