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小积分“兑”出乡村治理新气象
作者:王雪纯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7 15:44:41近日,三角镇红岩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热闹非凡,2025年第一季度的积分兑换活动正在举行。村民们参与乡村治理各项事务所积累的分值,可以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作为重庆市首批巴渝和美乡村五星级示范村,红岩村全覆盖推行积分制,2024年参与户数达282户,全年累计兑换积分14330分。从烂地坝到网红院,从旁观者到主人翁,一套接地气的积分规则、一个透明高效的数智平台、一场全民参与的治理实践,让这座村庄实现“面子”“里子”双提升。该村还获评全区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村。
机制创新 小积分兑现出乡村新面貌
走进红岩村瓦屋院子,庭院整洁、菜园青翠,曾经的“脏乱差”死角已变身游客打卡点。提及变化,村民吴昌毛感触颇深:“以前这里黑水沟臭气熏天,柴草堆堵住路,别说游客,自家人路过都皱眉。”
转机始于村里推行的“积分制+X”模式,村民可通过捐物、出力、献智等方式赚积分。3个月时间不到,村民们就将灰渣堆改造成了绿菜园,乱柴棚变成了小公园。
“这三个月我参加了每周的人居环境大扫除,攒了30分。”村民刘德银笑着说,“参与村里事务还能换实用物资,大家积极性都高得很!”
红岩村的积分制,藏着乡村治理的“巧心思”。以“正向加分激励善行、负向扣分约束陋习”为核心,制定涵盖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纠纷调解等的22项评分细则,每季度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流动红旗”等评比。
村里还创新设立“治理贡献榜”,对主动清理公共区域、调解邻里矛盾、提供发展建议的村民额外加分,让“举手之劳”变成“荣誉勋章”。
数智赋能 小程序盘活治理大账本
在红岩村,每户家庭的积分变动都可通过“綦家”小程序实时查询。这个嵌入村务服务的数字平台,将积分申报、审核、公示、兑换全流程线上化,村民动动手指即可完成一键查询兑换操作,省去纸质台账填报、人工核验等环节,效率提升70%。
“数字平台让治理更透明、参与更便捷。”红岩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庆点开后台管理系统,展示着各类数据:红岩村人口信息、“十类人群”分布、群众积分统计、应急事件预警等。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凝聚治理合力。”张庆接着介绍,小程序中的“比一比”板块每个季度公示人居环境整治整洁户和加油户,村民可在线点赞、留言互动,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在外务工的村民可以通过小程序实时了解家乡的新鲜事,也能通过“坝坝会”聊天室参与村庄事务讨论。
“以前觉得治理是干部的事,现在发现‘小积分’连着‘大发展’。”村民刘昭炳感慨道。
全民参与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积分制的生命力,在于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红岩村通过“党员带头、群众跟进”模式,组建7支“瀛山先锋队”,每月到各组进行宣讲动员,每周五带队进行庭院大扫除。
“现在不用队长通知,我们已经养成了每周五早上八点做大扫除的习惯。做完卫生加积分,院子干净了我们也受益。”村民龚永芳说道。
积分制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环境美,更是群众主事议事的参与度。“路边坡坡上还有些沟渠脏得很,我提议结合积分制,把大家组织起来清理沟渠。”村民吴小兵主动提议道。
“积分制把‘村里事’变成‘家里事’。”红岩村党总支书记吴婷婷拿着积分管理登记台账介绍,村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可积5分,成功创办家庭农场积10分,未按规定操办宴席的则扣分。规则实施以来,全村院落打造完成9个,发展家庭农场5个,宴席申办同比下降7.5%,村民人情负担较开展前减少近70%,村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从“脏乱差”到“绿净美”,从“被动管”到“主动治”,红岩村用“积分制”解锁了乡村治理的“密码”,推动村庄由“景美”向“德美”延伸。在评定“市级和美乡村”时,红岩村群众参与度全市排名第一。如今,红岩村已实现“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改习惯、以习惯化新风”的目标,“小积分”将持续释放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能量”。
编辑: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