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统领 “六区”聚力|③改革先行区多元创新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诗雨 李凰言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8 17:00:002025年1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智能制造能力和绿色工业实践成功上榜,这是全球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行业首座全流程AI赋能的“灯塔工厂”;
2024年11月1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氢动力及低碳能源研究中心下属翌翔团队开发的“青鸥30B”无人机亮相珠海航展,其续航时间久、运行效率高、环保无污染等特点吸引了不少观众;
2023年7月,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在全区率先建成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截至目前,通过基层智治体系,街道已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上交”,街道“自闭环”解决事项达98.5%,同比提高30.7%;
…………
这一系列亮眼“成绩单”背后,是重庆紧扣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目标,聚焦重点领域细化深化改革核心指标设置,积极破解推进改革中的堵点难点卡点问题,在超大城市治理、国资国企改革、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和民生等领域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的不懈努力。
“老树发新枝”的华丽蜕变
机械臂灵活抓取,旋转腾挪间零部件精准归位;电子屏滚动着“数据瀑布”,实时更新生产数据;工人佩戴AR眼镜进行技术操作,通过动画指导实现过程可视化……3月11日,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离心机智造车间,灵动、高效、智能的生产场景让人大开眼界,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早在20年前就落户南岸的“老字号”。
“我们工厂之所以落户南岸,因为这里装备制造基础雄厚,可以和我们的大型离心式冷水机核心技术进行很好的结合。”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研发部长骆名文介绍。此后,美的通用一直深耕水机中央空调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场、高铁、工业厂房、商业地产、数据中心等领域。
2025年1月,美的通用获得行业内全球首座全流程AI赋能“灯塔工厂”的称号,完成了“老树发新枝”的华丽蜕变。
与其他“灯塔工厂”不同的是,美的通用水机工厂对于AI技术的运用,贯穿了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售后的全流程。
“我们工厂的订单大部分都是订制单,不同场景适应的机型也大不相同。近年来,我们利用AI技术辅助,运用机器学习、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了智能设计、敏捷生产、定制交付等生产模式,水机选型周期缩短81%、产品设计周期缩短45%、维修率降低31%。”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水冷分厂厂长苏灵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向智能化转型的成果。
这座“灯塔工厂”的诞生,不仅代表着企业自身的突破,更预示着“重庆制造”向智能化迈进的新篇章——美的通用“加速度”的背后,离不开南岸区在产业扶持、研发奖励、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
数据显示,近3年来,为支持美的通用大规模设备更新、智转数改、成果转化,南岸区累计为企业争取各类产业发展支持资金5798万元,并通过“江南菁英人才政策”为企业引育了一批高端技术人才。
与此同时,南岸区科学技术局推荐美的通用申报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联合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根据《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支持绿色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从研发经费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这家企业兑现政策奖励281万元。
明月湖畔的创新突围
2月末的明月湖,湖畔粉粉的梅花一簇簇绽成浮动的云霓,融进翠色的春天里。然而,翌翔无人机团队的成员们却无心欣赏这春日盛景,他们正忙着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外的一处空地上,进行“昱翔10”无人机的首次产品化测试。
“好好好!保持!稳定!”团队成员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摇杆,不远处的一架氢能无人机旋转着螺旋桨缓缓升空。
“我们的核心技术在于氢动力系统,优势是能够大幅度延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解决一般无人机锂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批量投入使用后,可完成物资投放、应急救援、地形勘测等,可进行多场景、多领域、多方面作业。”翌翔无人机团队技术负责人沈轶岭介绍。
这家团队所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于2020年7月落户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明月湖畔。得益于“研究院+科创园”发展模式,2021年,翌翔无人机团队在两江协同创新区落地生根,成员大多是来自哈工大能源学院的高材生,他们在导师的带领下逐梦空天,向着“晴空一机排云上,便引氢能到碧霄”的梦想勇往直前。
扎根两江协同创新区短短几年,团队不但实现了做大做强,其核心产品“青鸥30B”氢动力无人机更是实现了定制化批量生产,并于2024年11月亮相广东珠海航展。
翌翔无人机团队的成果,是两江协同创新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2024年底,两江新区出台《重庆两江新区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若干措施(2024—2027年)》,加快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市场化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实现科技成果高水平转移转化,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园区除了在资金、人才方面为我们提供帮助外,在低空飞行综合验证场景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场地支持。”沈轶岭说,在做无人机飞行测试时,不稳定的因素易导致飞机有失控风险,因此团队联系了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重庆分局申请试飞场地,最终得到批复,为其协调龙兴通用机场空域的使用时间,帮助团队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实验测试,大大推进了实验进程与开发进度。
从2024年12月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2月召开的市委“新春第一会”,再到不久前召开的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重庆持续释放做大做强制造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鲜明信号。
以重庆的平台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创人才,明月湖科创基地正不断提升全市创新浓度、创业热度、人才密度,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创新创业新名片。
社区里的未来图景
2月18日,走进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一块面积16平方米的可视化指挥大屏格外引人注目。
在这里,辖区运行的各项数据和信息一目了然,还实现了“一屏掌控、一键调度”。智能手环连接终端,可以时刻监测辖区老年人的身体指标、防止意外和走失;老旧小区加装的烟雾监测预警设备,能及时发现烟雾事件并精准处置;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随意堆放的建筑垃圾,通过“一键上报”,很快便能得到解决……
“叮~”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系统提示音的响起,提醒大家有新的“警情”。
11时01分,基层指挥系统接到群众报警称:虎踞路升伟中环广场有装修噪音扰民。接到报警后,驻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办公的派出所值班民警刘学斌迅速反应,研判此事为非警务警情,遂填写工单,将任务派发给相应社区的网格员进行处理。
11时06分,工单填写完毕,中心工作人员尤博欣在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中录入信息进行任务派发,将警情告知虎头岩社区网格员邓萍。
11时10分,网格员出发前往报警地解案情、展开劝说;与此同时,相应片区的民警也出发前去了解情况。
11时35分,经民警与网格员劝说,事件得到初步解决。
从接到报警到问题初步解决,全程只用时35分钟。居民“烦心事”迅速得到回应,这就是石油路街道创新的“政警融合”矛盾风险防控工作法。“类似问题以前从发现、受理至少需要半天,现在大多数问题在1小时之内就能及时跟进、有效处置,综合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石油路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主任姜军峰说。
“数字重庆建设,优先就是要保平安。”2月13日,重庆市召开平安重庆建设大会,特别强调数字赋能深化平安法治改革创新的正面作用,提出要充分发挥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主轴作用,综合集成平安领域场景应用,创新打造办案“一体化”标志性成果,持续提升“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效能,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各领域制度重构、流程再造、机制重塑。
“政警融合”矛盾风险防控工作法,就是其中一项探索。这种工作法依托智治平台“在线指挥”模块和数字公安技术,按照“指挥中心+片区警务队+社区网格力量”的模式调动力量现场处置,使得重庆非警务警情平均办结时间同比下降48.3%。
重庆持续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防风险、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改革日益成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金名片”。
编辑:王诗雨 李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