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创刊40周年|③艾藻松:难忘《党员文摘》的豆蔻年华
作者:艾藻松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18 11:06:361984年12月,我参与创办《党员文摘》,几个月后,与老主任罗新主持编辑工作至2000年9月。回顾以往,不胜感怀。
如果不是当时的党刊普遍存在“稳而不活”现象,时任副总编陈朝元就不会建议重庆另创一个刊物。《党员文摘》在期刊如林的夹缝中出生,且无先例可循。
《党员文摘》虽有“摘”的功能,但不是“拣进篮子都是菜”。“拣”和“怎样拣”,都有讲究,须用上“摘录、集纳、荟萃、缩写、综述、汇编”等十八般武艺。
以“时政文”三大板块几十个栏目把握时代,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通讯队伍,聘特约编辑,听群众意见;业经几年的探索,终于在党刊与文摘间创出特色:“党性鲜明,可读性强”。这个特色,既是编刊要领,又是冲出夹缝的灵丹妙药,让《党员文摘》期发行量增至80余万册(1992年发行数据)。
1989年,《党员文摘》被确定为首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20世纪90年代,“全国民间文摘研讨会”“全国文摘报刊通讯员大会”曾4次赠送锦旗,称《党员文摘》是仅次于《读者》的“全国十佳”文摘刊物。《党员文摘》受到各级认可、读者欢迎,来信纷纷。
有说“《党员文摘》激励我争第一”的;有称“读《党员文摘》如沐春风”的;有用《党员文摘》做“媒”取悦女方联姻成婚的;有读了《党员文摘》积极靠拢党组织的……
当“下海潮”“砸三铁”一哄而起时,《党员文摘》及时纠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弘扬主旋律、褒扬英模中,选文注重细节、有血有肉、以情感人;在法纪栏目里,着重剖析典型案例、分析思想根源、深究犯罪心理,防微杜渐,以儆效尤;关注时政动向,对社会现象、发展趋势、国际形势,究其为什么、怎么办;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展示精美艺术作品,以真善美引导读者……
而今,《党员文摘》经几代人接力,事业发展,人才辈出,褒奖频频,让人欣慰。
《党员文摘》的“豆蔻年华”早去,年届“不惑”。“不惑”意味着《党员文摘》走向成熟,不为外界所惑。愿《党员文摘》坚守内容品质,永葆青春韶华。
(作者系《党员文摘》创刊人之一,本文写于2025年2月25日)
编辑:向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