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战略支点 使命必达

作者:陈骅 许幼飞 胡晨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23 09:11:15

锦绣西部,山川如画。

画笔下,一项久久为功的世纪工程——西部大开发,正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电东送……20多年深耕,西部大开发已让中国广大西部地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这条不断开发求变的探索征途上,有一座城市,屡屡被委以重任。它,就是重庆。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考察时,要求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定位。

战略支点,是具有支撑点、着力点与增长点的城市或地区,能够发挥支撑作用、引领作用和撬动效应、示范效应。

层层递进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

这份使命,事关中国西部地区长足发展的支撑点、撬动点、关键点,也事关西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使命在召唤,重庆如何应答。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重庆既肩挑重担,也满怀壮志。这座城市,正通过发挥支点作用,建设起联通世界、东西互济、南北协同、陆海统筹的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谱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担当·西部需要一个怎样的支点?

287350亿元。

这是2024年中国西部地区的GDP(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1.3%,增速已经高于东北、东部、中部地区。

而从城市划分来看,2024年,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重庆,以32193.15亿元的GDP总量,位列全国第四。同时,重庆还抵达一个新的里程碑:全市人均GDP突破10万元。

这份举足轻重的贡献从侧面印证出,一个区域的发展,选择在何处用力,至关重要。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以“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强调重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应有的担当。

那么,应如何理解这份担当?

梳理历史与现实的逻辑,这里面包含两个问题:一是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一个怎样的支点?二是这个支点为何是重庆?基于此,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嗣方认为,理解和看待重庆的支点担当,应从两个层面去分析。

“首先要从物理含义上,深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中‘支点’的概念。”刘嗣方解释,所谓支点,本指杠杆系统中的固定点,是杠杆绕其转动的轴心,是支撑杠杆系统及其运动的中心点、关键点。

如果把一座城市或一个省份,放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去理解“支点”的内涵和作用,概念就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因为它是事关战略全局的支撑点、撬动点、关键点,要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起到支撑、引领、示范作用。

“这就衍生出另一个层面的理解,需要搞清楚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内涵。”刘嗣方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发生了新变化,更加注重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突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通过更加有效的机制创新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回望西部地区25年来的巨变,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代表的基建工程相继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顺利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新能源、文化旅游等地方特色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积极培育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成绩引人瞩目,但朝着目标扎实迈进,需要更清晰的路径。

202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这意味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序幕已然拉开,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再次挺立在时代变革前沿,迎接着新的发展机遇。

机遇当前,要推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需要牢牢抓住一个支点。

刘嗣方认为,这个支点,能够在支撑作用、枢纽功能、带动效应、保障能力等方面对西部大开发发挥显著作用;是要以经济实力领先、枢纽地位彰显、科技创新策源、现代产业引领、改革开放赋能、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治理高效、文化繁荣兴盛为显著特征,要以整体提升发展质效、发展能级、发展后劲为主攻方向。重庆要聚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战略枢纽,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和典范。

优势·支点何以选在重庆?

这个支点,重庆当仁不让,且绝非出于偶然。

把视野放大,先从中国城市发展版图上,看重庆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交界处,称得上是中国地理的几何中心。论面积,重庆有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3个上海、5个北京;看人口,重庆常住人口超过300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观经济,2024年重庆GDP再破3万亿元,占西部地区GDP的11.2%……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宏阔的时空坐标上,这座超大规模城市还有一张清晰的向外辐射线路图。

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始(到)发站,重塑了亚欧大陆的经贸版图,成为世界经济新版图上的重要坐标;身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

这些优势,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西部地区通往国内外市场的大门。而重庆为了寻得这把钥匙,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时间回溯至2016年3月,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中国重庆、广西和新加坡企业代表举行会议,酝酿一条新的出海大通道。

这条通道,将改变西部地区以往东向出海的单一格局,创造更多跨越山海拥抱世界的奇迹。

2017年,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庆首发,这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随后,重庆会同广西、贵州、甘肃四地签署了共建通道的框架协议,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形成省际合作机制。

作为这条大通道上的“领头雁”,重庆还在继续探索西部合作开放的道路。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行,青海、新疆、云南、宁夏、陕西也相继加入,“西部朋友圈”成功“扩列”。2019年10月,随着海南省和广东省湛江市的加入,一个重要信号被释放:西部陆海新通道要迈出“西部”。2022年7月,湖南省怀化市正式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的成员之一,初步形成了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的共建新格局。

重庆本土企业——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因西部陆海新通道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这是一家专注全地形车生产的制造企业,在越南设有摩托车组装厂。此前因零部件海运周期过长,严重制约了企业产能的扩大。有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助力,企业运输货物的时间缩短近20天,还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让企业负责人连连称赞。

受益的不只是重庆。经由这条通道,宁夏枸杞、甘肃百合、广西螺蛳粉等往昔因受交通制约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产品,得以高效、便捷地走向国际市场,有力带动了整个西部地区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及经济合作。

而在新征程上,重庆不断释放出的优势潜能远不止于此。

“全球每生产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是‘重庆造’,重庆制造业‘家底’可见一斑。”在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旭看来,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扎实,能够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生态方面,重庆在西部地区的表现也颇具示范意义。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夏光曾这样描绘他眼中的重庆,“在3000多万人口集聚、岸线长达近700公里的长江江段上,宽阔的三峡库区清澈如镜,能够长期保持几乎可以直饮的Ⅱ类水质,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奇迹,但重庆做到了”。

“重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明显,再叠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支点的显示度正不断增强。”刘嗣方称。

奋进·重庆如何发挥支点效应?

找准了优势,更要精准发力。

去年5月,重庆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举行。会上,重庆提出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到2027年,重庆在西部地区的支撑引领、开放带动、产业牵引、生态保障、协同发展、改革突破能力和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引领带动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一系列部署,成了重庆不断夯实支点稳固性、坚韧性,提高贡献度的明晰任务书。

伴随着这样的节奏和目标,从系统谋划、战略明确到规划确定、统筹实施,重庆的支点效应得以加快释放。

4月1日,重庆两江新区长安汽车二工厂焊接车间内,智能机械臂在空中灵活摆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精密焊接。钢铁焊花飞溅之际,一块块零部件被迅速整合成型,不一会儿,车身整体框架便已完成,随即进入整车装配环节。

厚实的制造业“家底”,叠加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机遇,让这样的“智造”场景,在重庆全面成势。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道路上,既不能单打独斗,也不能独享其成。

由此,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应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单个方面优势突出,难言整体发展。而支点,内含整体性功能作用发挥,若不能形成要素联通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便是“独木难支”。

作为支点的重庆,正和兄弟省市站上更高起点,担负更大使命,实现更强的一体化发展。

每天,数百辆氢燃料电池车辆穿梭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各城市间——这是“成渝氢走廊”启动建设3年多以来,氢能产业在川渝两地蓬勃发展的缩影。目前,两地已聚集了氢气“制储运加用”上下游200多户企业及科研院所,携手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4月10日,西南地区首座受端换流站——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渝北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交流系统带电调试。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为“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建成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6月,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科研团队选送1000株崖柏幼苗,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的卡若区、八宿县、左贡县和芒康县进行适应性栽培,助力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一切的谋定而动,都指向其最终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

而支点之责,还需增强自身、做好示范,才能不负如山厚望。

近年来,重庆以改革为引擎驱动产业升级、生态焕新、城乡融合、治理创新。巴山渝水间,层出不穷的鲜活图景,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动范本。

看产业,重庆以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攀“高”向“新”;看生态,重庆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写下生动注脚;看城乡,重庆以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为导向健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体制机制,走出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看治理,重庆以“数治”赋能治理现代化,城市治理更高效,民生服务更精准。

这些,不仅关乎支点城市的自身进取,更为撬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积蓄起磅礴势能。

未来·支点效应背后还有怎样的机遇?

其势已成,未来就在前方。

机遇常常垂青有准备的人,对一座城市亦然。

2025年开年工作第二天,一场新闻发布会释放出重磅信息——重庆将加速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何为先行?

重庆有一个目标与之契合: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力争今年川渝GDP总量突破10万亿元,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力争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至130万辆,为消费者造好车、造好用的车、造喜欢的车;深化“416”科技创新布局,聚焦无人机等新领域,构建“新科技+新产业+新生态”体系,力争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7%,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突破1100亿元……

这些目标,是重庆对自身“家底”与势能进行深入盘点后,希望推动支点建设从“是”走向“实”的雄心壮志,体现了重庆愿以一域之光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局添彩的胸怀与担当。

向着目标奔跑,前方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在多个国家战略联动、多项国家级政策叠加等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面前,重庆仍面临着诸如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产业转型和三产结构优化调整、品牌国际化等挑战。”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坦言。

挑战往往会催生出新的机遇。

就如重庆大学国家级特聘教授、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姚树洁所言,西部大开发将持续推动重庆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深化与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对重庆的全面发展起到反哺拉动作用。

机遇当前,就要快马加鞭,才能不负机遇垂青。

新开工的黔吉高铁,新投用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挂牌建设的嘉陵江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加快推进的中新(重庆)生命科技城、重庆东站TOD……在重庆2025年项目清单上,一个个实打实的重大项目和未来地标,彰显着重庆为抓住机遇、担当支点之责的蓬勃力量。

这股力量,还体现在辐射带动上。

作为西部大开发区域联动的典型代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是一份使命担当,也为西部地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川渝两地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藩篱,优化合作机制,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于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而言,有重要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莫远明认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十五五”时期,涵盖西南地区的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逐步形成,在推动西南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区域协同和融合发展,进而推动整个西部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有怎样的谋划,便能走向怎样的未来。

从识变、应变、求变,到蝶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一个充满活力、开放繁荣、美丽宜人的西部,正展现出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

支点让人充满想象,满怀期待。

新时代新征程上,重庆定会牢记嘱托、不负众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奋楫笃行,再立新功,努力担负起西部地区长足发展的支撑点、撬动点、关键点之责,让美丽西部在新时代焕发无限生机、拥抱无限可能。


编辑:陈骅 许幼飞 胡晨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