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重庆建设新篇章

作者:吴大兵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28 08:59:14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从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双重维度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实践中,重庆上下正以此为根本遵循,强化政治担当、思想引领和行动自觉,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系统实施、高效落实,生动诠释了“民生为大”在巴渝大地的实践伟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本。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深层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要论断,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深刻诠释,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高度凝练。从理论看,“民生为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这种现代化模式的本质在于以人民幸福为价值依归,将民生福祉作为衡量现代化成效的根本标准。从实践看,“民生为大”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成效的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而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夯实现代化新重庆“民生为大”的基础

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重大责任。近年来,在重庆发展实践中,高质量发展可感可知。重庆大力推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深化教育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人才引进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支持和创新动能;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实施标志性重大项目,积极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充分激活内需潜力和经济活力。通过高质量发展,重庆不仅为“民生为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更为全体市民共同迈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目标,激发现代化新重庆“民生为大”的动力

高品质生活是“民生为大”的集中体现。实践中,重庆紧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等,谋划系统性改革举措,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大公共投入,优化民生服务供给。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2万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一步增长,重点投向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同时,创新基层民主载体,推广“民情茶馆”等协商议事平台,民生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完善社会保障,提升民生温度。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健全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推动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推动产业、人口和要素向有比较优势的区县城、小城镇集聚,促进城乡功能互补。以上举措不仅为“民生为大”提供了现实路径,更以民生改善激发了全体市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以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突破,提升现代化新重庆“民生为大”的效能

实现高效能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路径。重庆作为一个超大城市,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积极探索高效能治理的实现路径,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一方面,通过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重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在国企改革中,通过止损治亏、瘦身健体,有效提升了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民营经济环境持续优化,多项培育政策和投资项目推介活动为企业注入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重庆创新实践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构建了市域一体的公共数据平台和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推动城市治理从传统治理模式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变,提升了城市运行效率,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现代化解决方案。重庆的实践表明,高效能治理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通过重构目标体系、破除路径依赖、释放治理效能,重庆正以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引领,筑牢现代化新重庆“民生为大”的保障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实现“民生为大”价值目标的政治保障。重庆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党建引领推动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重庆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跃升;在民生领域实现了服务精准化、治理精细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创新构建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更有温度、更具厚度。

站在发展新起点,重庆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根本,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再上新台阶,彰显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作者:重庆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编辑:胡晨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