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巫溪:抓统筹 夯基础 攻重点 推动新兴领域党建“破题起势”

作者:陈小燕 田西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28 18:49:45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重庆市巫溪县坚持系统谋划、靶向施策,聚焦“两个覆盖”,通过抓统筹、夯基础、攻重点,全面促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破题见效。

立足“三个一”建设 构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格局

针对新兴领域党员多头管理、权责不清、机制不顺等问题,巫溪县坚持高位谋划、整体推进,以“一张网”的体系、“一盘棋”的谋划、“一股劲”的合力,全力构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格局。

建强组织领导“一张网”。建立“县委党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县委非公工委协调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各负其责、乡镇(街道)和园区属地管理、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工作体系,发挥好非公工委牵头抓总作用,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凝聚工作合力。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4次,梳理细化“问题、需求、资源”三张清单,推动解决问题57个,确保“两企三新”党建工作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

明确工作推进“一盘棋”。谋远虑近,坚持统筹谋划与重点突破衔接,出台“两企三新”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新兴领域”三年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目标要求,梳理规划20项、58条重点任务。配套出台《巫溪县“两企三新”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南》《巫溪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助力“两企三新”党建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拧紧责任落实“一股劲”。出台《“两企三新”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方案》,打造指导、监督、奖惩闭环落实链条。按照“管行业管党建”要求,将“两企三新”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情况纳入全县32个乡镇(街道)、38个行业主管部门党建考核指标、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压实行业管理部门管理和镇街属地责任。建立“两企三新”党组织星级评定激励约束机制,对评定为“五星”的党组织,通过加强宣传报道,加大产业扶持、信贷支持,推荐担任政治职务等,激发党组织新担当、新作为。

聚焦“三个关键” 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基础

针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数不清、覆盖不实、质量不高等问题,巫溪县以“两个覆盖”攻坚行动为突破口,通过摸家底、建组织、强队伍,有效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基础,激活新兴领域红色动能。

一是建好“一本台账”。精准摸清底数,严格按照经营情况清楚、职工情况清楚、党员情况清楚、出资人情况清楚、党组织组建情况清楚、未建党组织原因情况清楚“六个清楚”标准,对全县“两企三新”组织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精准掌握全县698家非公企业、206个社会组织、949个新就业群体详细底数,并充分利用“红岩先锋·智慧党务”等平台,结合数据采集、动态监测、任务派发等功能,动态掌握“两企三新”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切实以党员档案“数字化”推动党员管理“精细化”。

二是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按照“最有利于管理”原则确定牵头部门,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商圈共建”等方式,分类有序推进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工作,通过非公党群服务中心统筹一批,成立10个产业链党委带动一批,组建52个功能型党支部推动一批,依托工青妇等部门联动孵化一批,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94%和91%,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

三是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及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等工作机制,推动200个社会组织实现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社会组织章程,70名企业和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紧盯“三支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运用“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等多种形式,推动新兴领域党员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线上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推送典型案例、视频课程等学习资料,线下为“两企三新”党组织订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党课参考》等杂志,并将140名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纳入全县教育培训总体计划,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着眼“三项行动” 助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针对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强、社会管理薄弱、关爱服务不足等问题,巫溪县持续加强对新兴领域企业的关心关爱、联系和服务工作,拓宽新兴领域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实施“聚新暖新”行动。做好关爱凝聚服务工作,出台关爱新就业群体若干条措施,整合建成27个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阵地,常态化提供学习充电、歇脚饮水、遮风避雨物品等15项暖“新”服务。统筹用好各类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暖心慰问等多项关爱活动50次,服务新就业群体2700余人次。深入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和司机之家党群服务驿站建设,谋划推出暖“新”地图,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全面、高品质的服务。

实施“党建联建·助企强链”行动。不断强化非公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职能,组建金融顾问、人才支撑等“一企十团”专业服务团队,创新“轮值式”“菜单式”“代办式”“点评式”4项服务模式,结合优化全县营商环境,建立“集中会商日”“领导轮值日”等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为链上企业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推行“企业吹哨、专员报到”、专员承诺践诺等制度,累计选派50余名驻企专员,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销售难等各类困难问题300余个,用心用力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实施“融‘新’共治”行动。充分发挥“两企三新”领域独特优势,探索建立积分管理制度,利用“重庆基层智治”等小程序,引导200余名新就业群体到社区党组织报到,推动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融入“141”基层智治体系。聘用44名新就业群体为“兼职网格员”“食品安全信息员”,累计上报安全隐患76处、食品安全问题45起,协助解决垃圾清理、电梯故障处理等问题53件,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编辑:王诗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