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铜梁:“四维协同”实践 打造党员教育新路径
作者:李航行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29 09:21:15近日,重庆市2024—2025年度村(社区)党员冬训“十佳案例”出炉,铜梁区榜上有名。自全市2024—2025年度村(社区)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以来,铜梁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基层党员教育实效性不足、学用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创新构建“理论、服务、产业、文化”四个维度协同的党员冬训体系,打造具有龙乡特色的党员教育新路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理论维度:思想引领 筑牢信念根基
云端课堂“广覆盖”。依托“龙乡微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课程,推出“微党课”10期,推送《冬训蓄能 奋楫扬帆》冬训纪实报道5期,覆盖2.1万余名党员,实现线上学习常态化。
实境课堂“深体验”。运用VR技术还原邱少云烈士战斗场景,组织党员赴安居古城、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沉浸式党性教育,累计参训党员达5800人次。举办“遂铜潼”三地冬训示范班,通过互访研学、集中联学,进一步拓宽党员眼界,推动三地师资、阵地等资源共享。
院落课堂“润民心”。在铜梁区设立549个“铜心小院”宣讲点,依托“小院课堂”开展政策宣讲2000余场次;在镇街农贸市场设置政策问答展台23个,累计解答群众各类咨询4300余件次。
服务维度:党群协同 办好民生实事
先锋服务“聚合力”。常态化开展“三亮三比”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评选“少云先锋岗”,推动有职党员岗位建功、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带动近2万名党员参与基层治理,解决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问题3200余件。
实事办理“解民忧”。通过院坝会、线上问卷向群众征集“需求清单”,党员主动下沉为群众需求“买单”,冬训期间共计走访住户1500余户,收集建议意见1022条;建立党员“服务清单”匹配派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52个。
结对帮扶“传温情”。建立“党员+农户”技术帮扶对子138对,“一对一”帮扶就业困难户、建档立卡户、低保户、边缘户等特殊人群,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务工输出、金融扶持等服务;建立“党员+空巢老人”银发关爱对子436对,开展代购代办、助医送药服务活动。
产业维度:产才共育 驱动乡村振兴
田间地头育新农。在太平镇蔬菜基地、少云镇莲藕产业园设立“田间课堂”,邀请农业专家和致富带头人现场教学,推广“莲鱼共生”“智慧农业”等模式,带动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
电商矩阵拓销路。联合电商产业园培训党员直播带货技能,培育63名“书记带货官”,打造12个“龙乡直播间”,助销铜梁莲藕等产品,实现线上销售额1200万元,同比增长30%。
乡贤归巢注活水。大力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建立11.2万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台账,积极动员有需求的党员群众参与“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农民工日”等招聘活动。批量组织1000余返乡流动党员到本(镇街)特色产业、高新区重点企业等实地参观,亲身感受家乡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文化维度:龙乡浸润 厚植文明沃土
扬“非遗传承”。将铜梁龙舞、龙灯等非遗技艺融入冬训,开设“非遗工坊”,党员带头参与龙灯制作、文化展演;大型非遗山水实景剧《追梦·铜梁龙》在今年春节期间吸引游客15000余人观看,实现文旅创收400余万元。
讲“红色故事”。充分挖掘邱少云烈士事迹、铜梁剿匪历史等本土红色资源,创作情景剧《烈火忠魂》《最后一封家书》等,并在冬训期间巡回展演。
树文明乡风。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修订村规民约89项,组织1.5万名党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打造“乡贤议事堂”,邀请老党员调解邻里纠纷,化解邻里纠纷450起。
据了解,在2024—2025年度冬训期间,铜梁区28个镇街333个村(社区)全面完成冬训任务,覆盖农村党员14704人、社区党员6568人,实现党组织开展率、党员参训率“双100%”目标。
铜梁区党员冬训“四维协同”实践,以系统性思维破解基层党员教育“虚化弱化”难题,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主体作用激发、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有机统一,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鲜活经验。
编辑:王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