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大松专栏|与羊共舞
作者:谭大松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4-29 14:18:14“‘崽儿们’,今儿精神吗?”
晨光刚从贝壳山脊线铺展开来,祖军就已经站在羊舍前,晨露在鞋底凝成水痕,他那粗砺的手掌轻轻抚过围栏,用只有羊群听得懂的方言与他的“崽儿们”絮叨。
“咩——咩咩——”
此起彼伏的应答声掀起羊舍的晨雾,上百只奶羊和两只公羊挤在围栏边,鼻尖上喷着热气,琥珀色的眼睛中倒映着祖军的笑脸。
拖把与地面摩擦的“沙沙”声,和着祖军的山歌声,那浑厚的嗓音惊飞屋檐下还在睡梦中的麻雀,惊破横亘在贝壳山与羊舍之间的时空界限。“崽儿们”咀嚼“早点”的脆响声,与祖军手机App上跳动的订单数字同步增长。
祖军的山歌声愈发地响亮,在贝壳山上悠悠回荡。
把梦想种在山野,山野同样也能长出希望。
祖军回到贝壳山上的老家,怀揣着与羊为伍的致富梦想,开启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征程,历经13载,终于走出一条致富大道。
祖军出生在一个叫大碑的村庄,老屋在贝壳山上一个叫偏岩子的地方。贝壳山、大碑、偏岩子,这些地名总会让人联想到崎岖、陡峭、偏僻等形容词,然而,祖军却深深眷恋着自己的家乡。爱着贝壳山缥缈的云雾、大碑明净的阳光、偏岩子清新的空气,他舍不下生他养他的家乡。
1998年,祖军出发去部队,与父母告别下山后,一次又一次回望贝壳山,回望他住了18年的老屋。每回望一次,他就要抹一次眼泪。5年军旅生涯的磨砺和淬炼,铸造了他坚强的意志。
退伍回到偏岩子老屋那一天起,祖军就开始创业打拼。追梦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可他从不在意期间的艰辛。当战友的羊奶产业崛起时,他在贝壳山的羊肠小道上,踩出的却还是苦苦奔波且有些茫然的脚印。
那是2013年,祖军决定去战友那儿取经。经不住战友鼓动,他当即动了心,要像战友那样发“羊”财。
这次一回到偏岩子老屋,祖军就着手修建羊舍。不到3个月,他的奶羊场便在贝壳山拔地而起。5只、10只、30只、100只……被他称做“崽儿们”的羊数量逐年递增,规模逐年扩大。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破了祖军养羊事业的平静。那天夜里,山风呼啸,暴雨打在偏岩子的石壁上“滴答”作响。他站在老屋前的地坝边,面对黑压压的群山,为他遭遇疫情的“崽儿们”祈福求愿。想起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军人的秉性不服输,于是,他很快冷静下来。
祖军赤裸的上身挂满水珠,裤管上沾满泥泞,祖军细致地擦拭每只“崽儿”的鼻孔。当最后一只“崽儿”重新站起时,消毒水里飘起的大蒜碎片,在搪瓷盆里浮现成胜利的勋章。
祖军在风雨路上坚定地行走着,在追梦途中坚毅地跋涉着。
住的是绿色圈舍,吃的是绿色食品,防疫用的是绿色药品,挤出的是绿色环保的奶汁,祖军从未愁过羊奶的销路。
2024年底,祖军的奶羊场年产值已超过500万元。
如今,羊舍监控画面里,智能耳标闪烁着流光。挤奶机的鸣叫声与区块链溯源系统的提示音相互交织,祖军用他那粗糙的手指滑动着平板电脑,看着实时传输的乳脂检测曲线,送奶小车掠过贝壳山头时,尾翼反射的光,照亮他用智慧与经验助力乡村振兴的每一步。
与羊共舞,贝壳山上,祖军的歌声越来越高亢。
编辑:王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