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打造聚才“诚”生态 构建赋能强磁场
作者:廖元红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5-06 08:59:544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动力。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各级党委必须聚焦人才这一“关键变量”,以诚待才、尊重人才,全力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赋能发力。
以“诚意”为“媒”,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种好引才“梧桐树”。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全国各地经济发展“赛马比拼”,归根结底比拼的是人才,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拿出“三顾茅庐”的真心诚意,充分释放人才“集聚效应”,吸引人才促进发展。要思维转型,精准把握区域发展定位,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格局,实现从“内卷”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转变。要全域布局,集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的能量,形成全员参与发掘、引导、培养人才合力,实现由“单枪匹马”到“集体团战”的转变。要丰富手段,做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摸准人才“缺口”,采用高层次人才猎聘、招商引才、云端引才等方式,扩宽引才渠道,实现从“盲目引才”向“精准引才”转变。
以“诚信”为“基”,量身定制、放权松绑,筑牢育才“凤凰巢”。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人才这第一资源要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就要用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给予滋养和培育。要唯才所宜,赋予科研人员研究方向、技术路线、科研经费、人力的调配权等方面的自主权,创造奋楫笃行搞科研的空间。要简化科研行政流程,剥离非学术职能,让科研人员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分解创新压力,消除创新风险,给足科研人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机会。
以“诚心”为“桥”,持之以恒、精管善服,护好留才“生态圈”。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人才引进虽然能够起到短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要想人才持续发力,留住人才是关键。要守正创新,破除体质机制约束,解决编制管理、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问题,增强人才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要闭环管理,完善“一对一”全周期服务,跟踪落实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人才公寓等问题;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及时受理人才各类诉求,解决后顾之忧。要多元激励,突出创新和贡献价值,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股份分红等措施,提高人才薪酬待遇水平;制定成果转化措施,让科研成员实实在在享受成果转化收益。要搭建平台,单建或者联合建立科研基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人才俱乐部、行业沙龙等交流平台,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才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组织部)
编辑: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