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秀山洪安镇:“红色青春”焕发古镇旅游“心”活力

作者:胡程 何芸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5-11 01:52:20

五月的洪安古镇,清水江碧波映照着吊脚楼的倒影,“边城晚风”夜市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与青年热情似火的志愿服务交相辉映。在人潮涌动的“五一”与青春迸发的“五四”期间,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党委以“党建红”引领“志愿红”,组织青年力量全员上岗,用“红色青春”力量助力古镇旅游,为游客提供舒心、暖心、放心的旅游体验,让洪安旅游的“一时流量”变为“持久留量”。

路口的“红色灯塔”——让出行更舒心

“大姐,您往左边直行500米就是景区临时停车场,摆渡车10分钟一趟直达检票口!”5月1日正午,35℃的高温下,党员志愿者张怀波戴着党徽,在景区东入口挥汗如雨地疏导车流。他的衣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红色马甲上“党员先锋岗”的金色字样却格外醒目。

像张怀波这样的年轻身影,在洪安景区并不罕见。为了让节假日的交通不堵心,洪安镇党委在景区5个易堵路口设立“党员交通突击队”,开展维护秩序、引路解答等服务工作,让游客的出行体验更舒心。

5月2日下午,一位重庆游客抱着发烧的孩子急得团团转——跟着导航开车却“误入歧途” ,进退两难正在巡逻的交警刘澜立即驾驶警用摩托开道,仅用8分钟就将母子俩送到景区医务室。“看到警察同志胸前的党徽,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孩子母亲握着刘澜的手连连致谢。

在党员的带动下,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加入交通疏导队伍。他们顶着烈日帮游客推行婴儿车、为外地司机手绘简易路线图,甚至趴在地上为抛锚车辆更换轮胎。几天时间里,景区周边未发生一起大面积拥堵,3.2万台次车辆在“红色灯塔”的指引下有序穿梭,绘就了一幅流畅而有序的舒心图景。

驿站里的“红色港湾”——让服务更暖心

“小朋友,来尝一块咱们洪安的无籽西瓜,清甜解暑!”志愿服务站内,“银发党员服务队”队长杨红切开最后一瓣西瓜,递给刚从拉拉渡下船的小游客。这个由镇党委牵头搭建的“党群服务驿站”,每天提供解暑物资、应急药品等,成为了游客的“暖心补给站”。杨红所在的服务队每天凌晨5点就开展准备工作,累计送出西瓜300余斤。

undefined

服务站角落,28岁的“党员讲解员”龙棋峰正拿着折扇,如数家珍地讲述《边城》故事:“爷爷和翠翠就住在这吊脚楼里,拉拉渡的船绳是用桐油泡过的……”他的身后,是景区党支部专门培养的“党员+少先队员”讲解队,20名党员带着30名孩子,用青春声音传递非遗文化。

5月4日,来自浙江的游客李女士突发低血糖晕倒,边城社区党员、网格员巡查发现后,立即向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汇报,中心立即核实并调度周边医务人员、警务人员与志愿者赶赴现场处置。正在驿站值班的卫生院年轻医师吴优及护士彭丽娅接到指令后立即行动。喂糖水、测血压、敷清凉贴,15分钟后李女士转危为安,“你们比家人还贴心!”

从免费讲解到医疗急救,从信息咨询到矛盾调解,12个“党群服务驿站”如红色港湾,串联起景区全域暖心服务网。镇党委还开通了“党员24小时服务热线”,累计解决游客诉求15件,让“有困难找党员”成为洪安旅游的温暖标签。

深夜的“红色守护”——让游玩更放心

“喂,张师傅?高速下道口停车场还有游客,那里的老人小孩多,需要你去接一下……”5月2日23点,秀山万方公司摆渡车司机小张第18次接到求助电话。“好的,我2分钟到!”他立刻振奋精神,熟练地发动车辆。这个晚上,小张累计接送游客68人次,直到凌晨12点才吃上已经冷掉的盒饭。“我是党员,关键时候就得顶上。”小张的话,正是年轻党员的共同心声。

在景区派出所值班室,洪安派出所民警黄蜜蜜正盯着监控画面研判客流。“五一”期间,派出所党支部实行“年轻党员包片责任制”,做到24小时巡逻、快速处置游客求助。5月1日深夜,来自湖北的游客张先生将手机遗忘在游船上,黄蜜蜜带着队员调阅37处监控,仅用1小时就帮他找回手机。“我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谢谢,警察同志就继续执行任务去了!”张先生在留言簿上写道。

交通警察在车流中坚守到最后一辆车驶离,市场监管党员干部凌晨排查餐饮卫生,村党支部书记带着村民义务清扫街巷……在洪安镇,10个基层党组织、100余名党员构筑起全天候守护网,让游客无论何时都能看见闪烁的警灯、醒目的党徽、温暖的笑脸。

undefined

正如游客李先生在朋友圈写下的:“洪安的美,不仅在翠翠的渡船上,在非遗的灯火里,更在每一抹为我们保驾护航的‘红色青春’上,这一抹红色,是最动人的风景,足以让我们流连忘返!”

编辑:赵真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